(本網訊 綜合報道)連日來,我縣社會各界開展主題活動,祭英烈、學黨史,銘記歷史、堅定信仰,厚植家國情懷。
縣委老干部局組織機關干部、離退休老干部和部分社區居民來到景仰園,在烈士紀念碑前敬獻鮮花、默哀,并以昂揚飽滿的詩歌朗誦表達對英烈的誠摯敬意,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在北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居民、師生用文藝的形式深切緬懷先烈。舞蹈《繡紅旗》感人肺腑、催人奮進,展現了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從“解放中國”到“中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渲染了一幅幅壯美的時代畫卷;詩朗誦《浪淘沙·北戴河》《建黨百年頌》《我愛你中國》《清明》,表達著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和無比崇敬,歌頌了各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處,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和深深眷戀;紅色革命歌曲《英雄贊歌》《再見了,大別山》回味那些戰火紛飛的年代,高亢動情、嘹亮有力;學生們用稚嫩的聲音帶來的《清明憶英烈》主題詩朗誦,讓整個現場洋溢著春天的氣息,激蕩著詩的情懷,充滿著對革命先烈的崇敬之心、感念之情、傳承之志。
誦讀紅色家書,砥礪初心使命。在縣城區一小,教師們將革命先烈的珍貴家書深情朗讀。從黃花崗七十二烈士林覺民,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再到反滿抗日的趙一曼、寧死不屈的江姐,一封封家書中既有心懷天下、慷慨赴死的正氣凜然,也有思念丈夫、牽掛兒女的溫情脈脈,字里行間傳遞著革命大義,詮釋了家國情懷。
教師們紛紛表示,紅色家書是革命先輩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珍貴教材,一定要在誦讀中感受信仰力量,把紅色基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