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適應癥和具體貼敷時間介紹
中醫科副主任 張亙山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4年7月1日 點擊:1136次
“三伏貼”是祖國傳統醫學中獨具特色的治未病療法之一,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在人體一定的穴位上貼敷藥物,通過藥物的經皮吸收,刺激局部經絡穴位,激發全身經氣,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因其選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防病治病,所以稱為三伏貼。
治療原理:
?。?)藥物作用:通過藥物的發散走竄,透入肌膚,憑借穴位對藥物進行吸收而起到補陰助陽、益氣活血、溫經通絡、扶正祛邪的防治作用。
?。?)腧穴作用:辯證選用特定的穴位,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以達到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目的。
?。?)時節作用:“熱在三伏”,在三伏天應用藥物貼敷,補養人體真元之氣,調整人體陰陽平衡。
治療作用:
三伏貼藥物經穴位由表入里,外循經絡內達臟腑,以調節人體氣血陰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并且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起到“藥穴同治”的作用。
三伏貼的適應癥主要有: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復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腸胃炎、慢性胃炎、胃痛、潰瘍病、慢性腹瀉;小兒厭食、遺尿;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
今年貼敷的時間分別是:
第一貼(頭伏貼):7月18日~7月27日
第二貼(中伏貼):7月28日~8月6日
第三貼(末伏貼):8月7日~8月16日
貼敷期間忌煙酒、生冷、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貼敷部位有外傷、潰瘍、感染的人不宜貼敷。孕婦、糖尿病、血液病、發熱及其他傳染病患者慎用。
“三伏貼”是祖國傳統醫學中獨具特色的治未病療法之一,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在人體一定的穴位上貼敷藥物,通過藥物的經皮吸收,刺激局部經絡穴位,激發全身經氣,以預防和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因其選在每年的三伏天進行防病治病,所以稱為三伏貼。
治療原理:
(1)藥物作用:通過藥物的發散走竄,透入肌膚,憑借穴位對藥物進行吸收而起到補陰助陽、益氣活血、溫經通絡、扶正祛邪的防治作用。
?。?)腧穴作用:辯證選用特定的穴位,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以達到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的目的。
?。?)時節作用:“熱在三伏”,在三伏天應用藥物貼敷,補養人體真元之氣,調整人體陰陽平衡。
治療作用:
三伏貼藥物經穴位由表入里,外循經絡內達臟腑,以調節人體氣血陰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并且還能調節機體免疫,增強機體抗病能力,起到“藥穴同治”的作用。
三伏貼的適應癥主要有:
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復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種肺系疾病;風濕與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腸胃炎、慢性胃炎、胃痛、潰瘍病、慢性腹瀉;小兒厭食、遺尿;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
今年貼敷的時間分別是:
第一貼(頭伏貼):7月18日~7月27日
第二貼(中伏貼):7月28日~8月6日
第三貼(末伏貼):8月7日~8月16日
貼敷期間忌煙酒、生冷、海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貼敷部位有外傷、潰瘍、感染的人不宜貼敷。孕婦、糖尿病、血液病、發熱及其他傳染病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