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先爭優有我出力 人民滿意從我做起
醫院黨總支第二支部書記 陳曉明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2年7月2日 點擊:1471次

“創先爭優”活動是在黨的基層組織、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活動。通過參與此項活動,我在思想、認識、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本職工作中更加努力,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
作為醫院第二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支部黨員把創先爭優活動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全支部組織開展以“三好一滿意”活動為載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一流的業績,一切從患者利益出發,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共產黨員的價值和作用。
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有良好的醫德。記得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名孕婦因前置胎盤出血,急需手術。我頂風冒雨及時趕到手術室,身上已經濕透了,孕婦家屬把我叫到一旁,悄悄往我大衣兜里塞錢,我急忙推開他說:“放心,我們會盡全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她的安全,我是麻醉科主任,我是一名黨員?!碑斘野踩匕阉麄兡缸铀统鍪中g室時,她的家屬送給我的是最燦爛的笑容。信任無價,笑容是對我最好的獎勵。
作為一名麻醉科醫生,每天均需與手術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麻醉醫生要有過硬的技術,穩定的心態,全面的理論知識,仔細地判斷每位患者的圍手術期的生理、心理狀況。我們醫務人員每一個微笑帶給患者的都是最大的心理安慰。患者進入手術室,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害怕,所以手術前的醫患交流很重要。記得有一個小朋友做扁桃體、腺樣體手術,他剛剛4歲,根本無法進行溝通。我就和他的父母在病房和這個小患者一起做游戲,直到他信任我,順從地讓我抱進手術室,進行了麻醉。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無論怎樣困難,我們都想盡辦法解決問題,當每位患者被安全地推出手術室,我的心里總是有很大的成就感。
麻醉科每天與十幾個科室合作,急診搶救少不了我們,ICU搶救也經常有我們的身影?,F在我院又開展了無痛分娩、無痛檢查,有時還要幫內科進行體腔穿刺,加班加點是我們的家常便飯。縣醫院接受麻醉手術的患者年齡差距很大,年齡最大的手術患者92歲,最小的才3個月,每年進行麻醉手術達2000多例,這就更加緊迫地需要我們不斷掌握過硬的技術。記得婦產科收住了一名產婦,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曾就醫于北京某三甲醫院,醫生說讓她去其它綜合性醫院診治。由于經濟困難,她不得已回到了我院,當我認真仔細地評估完這位患者時,我也無比擔心。她的心臟功能很差,射血分數才46%,但看到她和家屬期盼的目光,我答應了給她手術麻醉。接下來我查閱了大量書籍,認真做好各種急救準備,手術如期進行,該產婦安全地生下一名男嬰。當我把產婦平安送出手術室,患者家屬哭著,給我跪了下來,我也熱淚盈眶。這時的我是那么幸福,再累、再緊張,到這一刻都值了。
作為一名醫生,我深刻體會到“院容我榮,院恥我恥”這一道理,所以我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使群眾滿意。醫院就是我的家,我忠實履行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尊重每個生命,技術上不斷精益求精,拓寬思路,改進工作方法,病人滿意、病人家屬高興是我永遠追求的工作目標。

“創先爭優”活動是在黨的基層組織、黨員中深入開展創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的活動。通過參與此項活動,我在思想、認識、工作、學習等各個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本職工作中更加努力,全心全意地為患者服務。
作為醫院第二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支部黨員把創先爭優活動與日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全支部組織開展以“三好一滿意”活動為載體,爭當優秀共產黨員活動,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一流的業績,一切從患者利益出發,在平凡的崗位上體現共產黨員的價值和作用。
作為一名醫生,首先要有良好的醫德。記得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一名孕婦因前置胎盤出血,急需手術。我頂風冒雨及時趕到手術室,身上已經濕透了,孕婦家屬把我叫到一旁,悄悄往我大衣兜里塞錢,我急忙推開他說:“放心,我們會盡全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她的安全,我是麻醉科主任,我是一名黨員。”當我安全地把他們母子送出手術室時,她的家屬送給我的是最燦爛的笑容。信任無價,笑容是對我最好的獎勵。
作為一名麻醉科醫生,每天均需與手術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麻醉醫生要有過硬的技術,穩定的心態,全面的理論知識,仔細地判斷每位患者的圍手術期的生理、心理狀況。我們醫務人員每一個微笑帶給患者的都是最大的心理安慰?;颊哌M入手術室,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害怕,所以手術前的醫患交流很重要。記得有一個小朋友做扁桃體、腺樣體手術,他剛剛4歲,根本無法進行溝通。我就和他的父母在病房和這個小患者一起做游戲,直到他信任我,順從地讓我抱進手術室,進行了麻醉。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會發生,無論怎樣困難,我們都想盡辦法解決問題,當每位患者被安全地推出手術室,我的心里總是有很大的成就感。
麻醉科每天與十幾個科室合作,急診搶救少不了我們,ICU搶救也經常有我們的身影?,F在我院又開展了無痛分娩、無痛檢查,有時還要幫內科進行體腔穿刺,加班加點是我們的家常便飯。縣醫院接受麻醉手術的患者年齡差距很大,年齡最大的手術患者92歲,最小的才3個月,每年進行麻醉手術達2000多例,這就更加緊迫地需要我們不斷掌握過硬的技術。記得婦產科收住了一名產婦,有先天性心臟病、室間隔缺損,曾就醫于北京某三甲醫院,醫生說讓她去其它綜合性醫院診治。由于經濟困難,她不得已回到了我院,當我認真仔細地評估完這位患者時,我也無比擔心。她的心臟功能很差,射血分數才46%,但看到她和家屬期盼的目光,我答應了給她手術麻醉。接下來我查閱了大量書籍,認真做好各種急救準備,手術如期進行,該產婦安全地生下一名男嬰。當我把產婦平安送出手術室,患者家屬哭著,給我跪了下來,我也熱淚盈眶。這時的我是那么幸福,再累、再緊張,到這一刻都值了。
作為一名醫生,我深刻體會到“院容我榮,院恥我恥”這一道理,所以我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最大限度地使群眾滿意。醫院就是我的家,我忠實履行醫務人員的神圣職責,尊重每個生命,技術上不斷精益求精,拓寬思路,改進工作方法,病人滿意、病人家屬高興是我永遠追求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