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成都 溫暖長情(一)
護理部主任 張如蘋
《大廠縣醫(yī)院院報》 本期發(fā)行日期:2016年4月1日 點擊:1072次
逝去的一年,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似乎已成為過往。
回首便是眷戀,也就是在這一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懷把原本藏在心靈深處某個角落的悸動瞬間激活,于是,身未動心已遠。
過年了,假期悄然而至,幾家朋友約好同去成都。成都T2航站樓氣派輝煌,接機的司機師傅一路向我們介紹成都的風(fēng)景名勝,風(fēng)味小吃,不由得神往。打開車窗,微風(fēng)拂面,暖暖的,癢癢的,無比愜意!
成都給我最初的印象是干凈整潔,空氣濕潤。路邊鮮花盛開,姹紫嫣紅,一派早春的景象。即使外出一天,臉還是滑滑的,很舒服;頭發(fā)順順的,很飄逸。街頭巷尾,各個景區(qū)懸掛的大紅燈籠,無不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都江堰是我們此行游覽的第一站,它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guān)、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兩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對桀驁不馴的岷江水,火攻玉壘化為離堆。魚嘴堤分水、飛沙堰溢洪、寶瓶口引水,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jié)晶。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國家5A級景區(qū),有“西蜀第一山”的美稱,于2000年與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我們從青城山的前山開始攀登,一鼓作氣直接登頂?shù)竭_上清宮,身臨其境地感受“幽”美的青城山,體會“大道無為”的道家思想。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fēng)格。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佳句。 1940年前后,當(dāng)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臥游。晚年自云:“看山還是故鄉(xiāng)青”,不是說大洋彼岸就沒有氣勢不凡的山了,那兒的山也不至于沒有青蔥的綠林,可那兒沒有青城山的歷史底蘊,沒有號稱道教“第五洞天”、“神仙都會”的道家仙氣呀。張大千是一個在巴西筑園都依照中國古典風(fēng)格的“老古板”,他對青城山情有獨鐘顯然是感應(yīng)于它的獨特氣場,而不是其它。這氣場來自于《道德經(jīng)》,來自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神?!岸衲墚嫴荒軞w”,他終身對故鄉(xiāng)青城山充滿著眷戀之情。
拜武侯,觀錦里。當(dāng)我們一行游覽武侯祠(漢昭烈廟)時,恰逢“2016成都大廟會”,參觀的人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而得名。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 (西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之所以為后人所敬仰,還因為他有著高尚的思想和作風(fēng),不利用職權(quán)謀私。
喜歡成都的寬窄巷子和錦里,不僅喜歡那里的小吃,更喜歡那種閑庭散步的感覺。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組成,是清式建筑風(fēng)格的老街。寬是豁達,窄是精微,蘊含著樸素的人生哲理。漫步錦里、寬窄巷子,更切身地感受成都的慢生活,是感受浪漫休閑的精神驛站,體驗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區(qū)。傳說中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fēng)貌作外表,川西民風(fēng)、民俗作內(nèi)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fēng)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fēng)民俗的獨特魅力。朋友們圍坐在茶樓露天的藤椅上,悠然地喝著峨眉毛峰綠茶,看川劇變臉,品人生百態(tài)。看綠茶被水沖泡的時候在沉浮中凌亂地起舞,如凡人塵世中細碎的腳步;喜歡綠茶歷經(jīng)人生的沉淀磨礪,依然擁有的那份恬靜;喜歡綠茶在紛繁復(fù)雜的世間依稀留存的淡淡余味。總有一種情感超越時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化作一顆璀璨的恒星。
錦里,可以說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成都是一個閑適的城市,但讓我更切身的感受成都人慢生活的還有一大特色,幾乎所有的餐館飯店都不接受提前預(yù)約訂位。當(dāng)?shù)氐呐笥颜埼覀冊谟忻摹按ㄎ鲏巫印背燥垼埖甏箝T口支著好幾個紫色大棚,像極了我們老家農(nóng)村辦事的大棚。開始還以為是在棚中吃飯,原來棚里圍著小桌坐著很多排號等候的吃客,大家不緊不慢的吃著飯店自備的小吃,水果,悠閑自在的玩著撲克。入鄉(xiāng)隨俗,等候近兩個半小時才輪到我們就餐,這也是慢成都的獨特寫照吧!
逝去的一年,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似乎已成為過往。
回首便是眷戀,也就是在這一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情懷把原本藏在心靈深處某個角落的悸動瞬間激活,于是,身未動心已遠。
過年了,假期悄然而至,幾家朋友約好同去成都。成都T2航站樓氣派輝煌,接機的司機師傅一路向我們介紹成都的風(fēng)景名勝,風(fēng)味小吃,不由得神往。打開車窗,微風(fēng)拂面,暖暖的,癢癢的,無比愜意!
成都給我最初的印象是干凈整潔,空氣濕潤。路邊鮮花盛開,姹紫嫣紅,一派早春的景象。即使外出一天,臉還是滑滑的,很舒服;頭發(fā)順順的,很飄逸。街頭巷尾,各個景區(qū)懸掛的大紅燈籠,無不洋溢著節(jié)日的喜慶氣氛。
都江堰是我們此行游覽的第一站,它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區(qū)。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guān)、離堆公園、玉壘山公園、玉女峰、靈巖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兩千年前,李冰父子面對桀驁不馴的岷江水,火攻玉壘化為離堆。魚嘴堤分水、飛沙堰溢洪、寶瓶口引水,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jié)晶。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是中國道教發(fā)源地之一,屬道教名山,國家5A級景區(qū),有“西蜀第一山”的美稱,于2000年與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chǎn)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青城山主峰老霄頂海拔1260米,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huán)峙,狀若城廓,在四川名山中與劍門之險、峨嵋之秀、夔門之雄齊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譽。我們從青城山的前山開始攀登,一鼓作氣直接登頂?shù)竭_上清宮,身臨其境地感受“幽”美的青城山,體會“大道無為”的道家思想。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fēng)格。青城之幽素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唐代“詩圣”杜甫來到青城山寫下了“自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為愛丈人山,丹梯近幽意?!钡募丫洹?1940年前后,當(dāng)代國畫大師張大千舉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宮。他尋幽探勝,潑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還篆刻圖章一方,自號“青城客”。六十年代,張大千在遠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羅畫巨幅《青城山全圖》,供自己及家人臥游。晚年自云:“看山還是故鄉(xiāng)青”,不是說大洋彼岸就沒有氣勢不凡的山了,那兒的山也不至于沒有青蔥的綠林,可那兒沒有青城山的歷史底蘊,沒有號稱道教“第五洞天”、“神仙都會”的道家仙氣呀。張大千是一個在巴西筑園都依照中國古典風(fēng)格的“老古板”,他對青城山情有獨鐘顯然是感應(yīng)于它的獨特氣場,而不是其它。這氣場來自于《道德經(jīng)》,來自于“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神?!岸衲墚嫴荒軞w”,他終身對故鄉(xiāng)青城山充滿著眷戀之情。
拜武侯,觀錦里。當(dāng)我們一行游覽武侯祠(漢昭烈廟)時,恰逢“2016成都大廟會”,參觀的人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武侯祠是紀念中國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的祠堂,因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而得名。位于成都市武侯區(qū),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劉備惠陵時,它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和最負盛名的諸葛亮、劉備及蜀漢英雄紀念地,也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由三國歷史遺跡區(qū)(文物區(qū))、三國文化體驗區(qū) (西區(qū))以及錦里民俗區(qū)(錦里)三部分組成,享有“三國圣地”的美譽?!胺堑礋o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之所以為后人所敬仰,還因為他有著高尚的思想和作風(fēng),不利用職權(quán)謀私。
喜歡成都的寬窄巷子和錦里,不僅喜歡那里的小吃,更喜歡那種閑庭散步的感覺。寬窄巷子由寬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組成,是清式建筑風(fēng)格的老街。寬是豁達,窄是精微,蘊含著樸素的人生哲理。漫步錦里、寬窄巷子,更切身地感受成都的慢生活,是感受浪漫休閑的精神驛站,體驗三國文化與成都民俗的魅力街區(qū)。傳說中錦里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yè)氣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漢、三國時期便聞名全國。今天的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漢、三國精神為靈魂,明、清風(fēng)貌作外表,川西民風(fēng)、民俗作內(nèi)容,擴大了三國文化的外延。在這條街上,濃縮了成都生活的精華:茶樓、客棧、酒樓、酒吧、戲臺、風(fēng)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chǎn),充分展現(xiàn)了三國文化和四川民風(fēng)民俗的獨特魅力。朋友們圍坐在茶樓露天的藤椅上,悠然地喝著峨眉毛峰綠茶,看川劇變臉,品人生百態(tài)??淳G茶被水沖泡的時候在沉浮中凌亂地起舞,如凡人塵世中細碎的腳步;喜歡綠茶歷經(jīng)人生的沉淀磨礪,依然擁有的那份恬靜;喜歡綠茶在紛繁復(fù)雜的世間依稀留存的淡淡余味??傆幸环N情感超越時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化作一顆璀璨的恒星。
錦里,可以說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成都是一個閑適的城市,但讓我更切身的感受成都人慢生活的還有一大特色,幾乎所有的餐館飯店都不接受提前預(yù)約訂位。當(dāng)?shù)氐呐笥颜埼覀冊谟忻摹按ㄎ鲏巫印背燥?,飯店大門口支著好幾個紫色大棚,像極了我們老家農(nóng)村辦事的大棚。開始還以為是在棚中吃飯,原來棚里圍著小桌坐著很多排號等候的吃客,大家不緊不慢的吃著飯店自備的小吃,水果,悠閑自在的玩著撲克。入鄉(xiāng)隨俗,等候近兩個半小時才輪到我們就餐,這也是慢成都的獨特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