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自我診斷
骨二科主任 劉寶勛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9月1日 點擊:2338次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病情是否嚴重,需要根據癥狀、體征和影像學結果綜合判定。出現大小便問題,下肢無力且持續加重等癥狀說明病情嚴重。
自我檢查的方法:
用足跟踏步,看雙側足尖是否能保持抬起。再用足尖踏步,看雙側足跟是否能保持抬起。不能抬起說明病情嚴重。
如果沒有上述癥狀,僅有腰腿疼痛,就根據疼痛的部位和特點判定:
1、疼痛的部位越遠離腰椎,病情越重,有腰腿疼痛比僅有腰痛嚴重,有小腿疼痛比只有大腿疼痛病情重。
2、疼痛持續時間越長病情越重。如果在一整天中有不痛的時間,就是間歇性痛,間歇性痛比持續性痛病情輕。
3、如果休息時不痛,而活動時出現疼痛,說明疼痛與活動相關,此時病情輕。如果疼痛與活動不相關且夜間疼痛更重,這種情況病情較重。
腰椎病的自我診斷:
對于腰椎病患者來說,一般得知患了此病都是在醫院檢查之后。而如果自己在家,不方便去醫院檢查,那么又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腰椎病呢?
1、直腿抬高試驗:腰部及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疼痛為陽性。
2、健肢抬高試驗:當健肢被動直腿抬高時,患肢坐骨神經分布區出現疼痛為陽性。
3、仰臥挺腹試驗:挺腹出現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挺腹的同時屏氣咳嗽出現腰及下肢疼痛為陽性。
4、壓頸試驗:檢查者用拇指和食指壓迫頸靜脈持續約1~3分鐘,使椎管內壓增高,腰及下肢出現疼痛時為陽性。
5、壓痛點:若有腰間盤突出,其相應椎旁有明顯的壓痛點,疼痛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向下肢放射,亦稱放射性壓痛。
6、腱反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時,膝腱和跟腱反射出現減弱、消失或亢進。腰第3、4椎間盤突出時,膝反射減弱或消失,足背伸、內翻力量減弱;腰第4、5椎間盤突出時,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脛后肌腱反射改變,伸趾運動無力;腰5骶1椎間盤突出時跟腱反射減弱、消失或亢進,足外翻力量減弱。
7、腰椎病的脊柱運動受限:腰部正常時,其運動范圍為前屈90度,后伸30度;左右側屈各為20~30度;左右旋轉各為30度。當椎間盤突出后,脊柱屈曲時,椎間盤前部受到擠壓,后側間隙加寬,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張力加大,同時髓核上移,牽拉神經根而引起疼痛。當腰部后伸時,突出物亦增大,且黃韌帶皺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擠壓神經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動。
自我診斷是個人保健、早期發現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確診疾病需要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病情是否嚴重,需要根據癥狀、體征和影像學結果綜合判定。出現大小便問題,下肢無力且持續加重等癥狀說明病情嚴重。
自我檢查的方法:
用足跟踏步,看雙側足尖是否能保持抬起。再用足尖踏步,看雙側足跟是否能保持抬起。不能抬起說明病情嚴重。
如果沒有上述癥狀,僅有腰腿疼痛,就根據疼痛的部位和特點判定:
1、疼痛的部位越遠離腰椎,病情越重,有腰腿疼痛比僅有腰痛嚴重,有小腿疼痛比只有大腿疼痛病情重。
2、疼痛持續時間越長病情越重。如果在一整天中有不痛的時間,就是間歇性痛,間歇性痛比持續性痛病情輕。
3、如果休息時不痛,而活動時出現疼痛,說明疼痛與活動相關,此時病情輕。如果疼痛與活動不相關且夜間疼痛更重,這種情況病情較重。
腰椎病的自我診斷:
對于腰椎病患者來說,一般得知患了此病都是在醫院檢查之后。而如果自己在家,不方便去醫院檢查,那么又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腰椎病呢?
1、直腿抬高試驗:腰部及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疼痛為陽性。
2、健肢抬高試驗:當健肢被動直腿抬高時,患肢坐骨神經分布區出現疼痛為陽性。
3、仰臥挺腹試驗:挺腹出現腰及下肢放射性疼痛,挺腹的同時屏氣咳嗽出現腰及下肢疼痛為陽性。
4、壓頸試驗:檢查者用拇指和食指壓迫頸靜脈持續約1~3分鐘,使椎管內壓增高,腰及下肢出現疼痛時為陽性。
5、壓痛點:若有腰間盤突出,其相應椎旁有明顯的壓痛點,疼痛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向下肢放射,亦稱放射性壓痛。
6、腱反射改變:腰椎間盤突出時,膝腱和跟腱反射出現減弱、消失或亢進。腰第3、4椎間盤突出時,膝反射減弱或消失,足背伸、內翻力量減弱;腰第4、5椎間盤突出時,膝腱及跟腱反射存在,脛后肌腱反射改變,伸趾運動無力;腰5骶1椎間盤突出時跟腱反射減弱、消失或亢進,足外翻力量減弱。
7、腰椎病的脊柱運動受限:腰部正常時,其運動范圍為前屈90度,后伸30度;左右側屈各為20~30度;左右旋轉各為30度。當椎間盤突出后,脊柱屈曲時,椎間盤前部受到擠壓,后側間隙加寬,髓核后移,使突出物的張力加大,同時髓核上移,牽拉神經根而引起疼痛。當腰部后伸時,突出物亦增大,且黃韌帶皺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后擠壓神經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動。
自我診斷是個人保健、早期發現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確診疾病需要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