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體檢中的尿常規(一)
體檢科主任 叢培學
《大廠縣醫院院報》 本期發行日期:2016年10月1日 點擊:1157次
作為人體重要的排泄物之一,尿液,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尿常規,是一項簡單易得的初步化驗檢查,與“血常規”、“便常規”并稱臨床“三大常規”。
尿常規不僅是腎臟疾病的常規檢查,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輔助分析工具。基本的尿常規檢查主要包括以下10項內容:尿比重、尿酸堿度(pH)、尿白細胞、尿亞硝酸鹽、尿蛋白、葡萄糖、尿酮體、尿膽原、尿膽紅素和尿紅細胞。
尿比重
正常范圍1.005~1.030。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等因素的影響。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濃縮功能,故可作為腎功能指標之一。
比重增高:尿少時見于急性腎炎、高熱、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時見于糖尿病。
比重降低: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尿崩癥、大量飲水。
pH值
正常范圍是5.0~8.0。尿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pH偏低見于糖尿病性酸中毒、饑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服用氯化銨、氯化鈣、稀鹽酸等藥物時,尿呈酸性,也表現為pH偏低。pH偏高多見于劇烈嘔吐、持續性呼氣過度、尿路感染等。
白細胞
正常尿液鏡檢白細胞不應超過5個/高倍視野,如有大量白細胞出現則要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則高度懷疑泌尿系感染存在。但是,影響尿白細胞的因素較多,如結晶、小圓上皮細胞、酵母菌、滴蟲等成分會導致白細胞增高,造成假陽性;而黃疸尿、尿放置時間過長會導致白細胞降低,造成假陰性。因此不能單純從尿白細胞陽性判斷尿路感染,需結合亞硝酸鹽結果進行判斷。某些腎臟病如狼瘡腎、腎移植排斥反應等,尿液中白細胞也可升高。
亞硝酸鹽
正常情況下尿亞硝酸鹽為陰性。尿亞硝酸鹽陽性結果常見于:由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腎盂腎炎(約占三分之二),這是因為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鹽,經細菌(主要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形成亞硝酸鹽。
尿亞硝酸鹽檢查的特異性可達80%,對輔助診斷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高的價值,亞硝酸鹽為陽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斷為泌尿系感染。注意尿路感染細菌(如陽性菌)不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時,尿在膀胱中存留時間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鹽,也可能產生陰性結果。
尿蛋白
正常人的尿液中偶爾有少量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及腎小管分泌的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正常尿常規檢查尿蛋白為陰性,24小時尿中蛋白總量小于150mg,其中白蛋白不超過30mg。
蛋白尿出現往往提示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和(或)腎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尿蛋白陽性是腎病患者的重要指征,如多次檢查尿蛋白陽性,可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
作為人體重要的排泄物之一,尿液,可以一定程度地反映人體的健康狀況。尿常規,是一項簡單易得的初步化驗檢查,與“血常規”、“便常規”并稱臨床“三大常規”。
尿常規不僅是腎臟疾病的常規檢查,也是其他某些疾病的輔助分析工具。基本的尿常規檢查主要包括以下10項內容:尿比重、尿酸堿度(pH)、尿白細胞、尿亞硝酸鹽、尿蛋白、葡萄糖、尿酮體、尿膽原、尿膽紅素和尿紅細胞。
尿比重
正常范圍1.005~1.030。受年齡、飲水量和出汗等因素的影響。嬰幼兒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決于腎臟的濃縮功能,故可作為腎功能指標之一。
比重增高:尿少時見于急性腎炎、高熱、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時見于糖尿病。
比重降低:見于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不全、尿崩癥、大量飲水。
pH值
正常范圍是5.0~8.0。尿的酸堿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飲食種類、服用的藥物及疾病類型。pH偏低見于糖尿病性酸中毒、饑餓、嚴重腹瀉、呼吸性酸中毒、發熱等。服用氯化銨、氯化鈣、稀鹽酸等藥物時,尿呈酸性,也表現為pH偏低。pH偏高多見于劇烈嘔吐、持續性呼氣過度、尿路感染等。
白細胞
正常尿液鏡檢白細胞不應超過5個/高倍視野,如有大量白細胞出現則要考慮尿路感染的可能性。如果同時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則高度懷疑泌尿系感染存在。但是,影響尿白細胞的因素較多,如結晶、小圓上皮細胞、酵母菌、滴蟲等成分會導致白細胞增高,造成假陽性;而黃疸尿、尿放置時間過長會導致白細胞降低,造成假陰性。因此不能單純從尿白細胞陽性判斷尿路感染,需結合亞硝酸鹽結果進行判斷。某些腎臟病如狼瘡腎、腎移植排斥反應等,尿液中白細胞也可升高。
亞硝酸鹽
正常情況下尿亞硝酸鹽為陰性。尿亞硝酸鹽陽性結果常見于:由大腸埃希氏菌引起的腎盂腎炎(約占三分之二),這是因為正常人尿中含有硝酸鹽,經細菌(主要是腸桿菌科細菌)還原形成亞硝酸鹽。
尿亞硝酸鹽檢查的特異性可達80%,對輔助診斷泌尿系統感染有很高的價值,亞硝酸鹽為陽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斷為泌尿系感染。注意尿路感染細菌(如陽性菌)不能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時,尿在膀胱中存留時間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鹽,也可能產生陰性結果。
尿蛋白
正常人的尿液中偶爾有少量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及腎小管分泌的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正常尿常規檢查尿蛋白為陰性,24小時尿中蛋白總量小于150mg,其中白蛋白不超過30mg。
蛋白尿出現往往提示腎小球濾過屏障受損和(或)腎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尿蛋白陽性是腎病患者的重要指征,如多次檢查尿蛋白陽性,可進一步做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