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暖人心 奏響文明“交響曲”
《大廠新農民》 本期發行日期:2022年8月8日 點擊:1085次
本報訊 (記者周媛)近年來,我縣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倡導志愿服務理念,不斷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宣傳志愿服務典型,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長效機制,打造多項志愿服務品牌,讓文明之花開滿城鄉每個角落。
“我之前一直在家帶孩子,孩子上學了以后從網上看到招生信息就報名了,非常感謝全民大培訓這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憑借學到的技能收獲到了一份好工作。”王金蓮在參加全民大培訓機械產品零件質檢員培訓合格后,成功到正中模具精密制造廊坊有限公司就業,目前負責產品檢驗。近年來,我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延伸為民服務觸角,充分滿足城鄉群眾多層次的實際需求,不斷探索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化路徑。圍繞智能制造、數控車工、焊工、鉗工、影視、動漫游戲制作、非遺傳承技藝、文旅、營養師、花藝等120余個專業,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縣居民,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復轉軍人等,免費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協助從業人員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全面提升人才儲備和居民專業技能素養,
為加快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融合發展、同城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
自全民大培訓工作開展以來,免費開展技能培訓500余期,培訓28053人次,協助從業人員考取相應職業資格證、上崗證書1300余個,促進就業1500余人,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輸送人才210余人,曾獲評廊坊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創新項目”。
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我縣積極探索特色建設路徑,以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主要方針,推動文明實踐制度化、常態化。全縣各鎮、街道、高新區積極整合縣內公共文化資源,相繼建成了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9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構建起了“一縣一中心、一鎮一所、一村一站”三級設置。近日,夏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常常傳出唱腔婉轉、韻律悠揚的戲曲唱段,戲迷愛好者們在這里排練、演出,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傳統戲曲文化,展示戲迷風采。夏墊鎮戲迷協會成員何愛民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真是想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我經常來唱上兩嗓子,不僅心里舒坦,還能傳承國粹,棒極了!”
大廠融媒體中心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縣級融媒體中心有機融合,依托愛上大廠手機APP嵌入“文明超市”志愿服務組織管理系統,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的“網上之家”和志愿服務“網上之路”,先后為群眾提供“線上課堂”“一家親”義務理發等各種優質志愿服務,形成了“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服務組織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運行模式,并在全縣范圍內打造了10個志愿者“加油站”,通過“多元+快捷”的一站式服務推動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奶奶您好,我們來看您啦!”據了解,大廠志愿者協會和社區孤寡老人形成長期對接,持續開展“寸草心愛老敬老”“愛心藥箱”等暖巢關愛行動志愿服務,在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同時,營造關心關愛老年群體的濃厚氛圍,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發展到328支,注冊志愿者5.1萬余人,組織開展志愿服務項目4273個,志愿服務時長突破172萬小時,惠及大廠10余萬干部群眾。
文明創建是一場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我縣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經常性開展、扶持發展壯大特色化、品牌化志愿服務活動,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和支持率,推動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
本報訊 (記者周媛)近年來,我縣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倡導志愿服務理念,不斷培育志愿服務文化,宣傳志愿服務典型,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活動長效機制,打造多項志愿服務品牌,讓文明之花開滿城鄉每個角落。
“我之前一直在家帶孩子,孩子上學了以后從網上看到招生信息就報名了,非常感謝全民大培訓這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憑借學到的技能收獲到了一份好工作。”王金蓮在參加全民大培訓機械產品零件質檢員培訓合格后,成功到正中模具精密制造廊坊有限公司就業,目前負責產品檢驗。近年來,我縣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延伸為民服務觸角,充分滿足城鄉群眾多層次的實際需求,不斷探索特色志愿服務品牌化路徑。圍繞智能制造、數控車工、焊工、鉗工、影視、動漫游戲制作、非遺傳承技藝、文旅、營養師、花藝等120余個專業,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面向全縣居民,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復轉軍人等,免費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協助從業人員考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全面提升人才儲備和居民專業技能素養,
為加快實現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融合發展、同城發展,夯實了人才基礎。
自全民大培訓工作開展以來,免費開展技能培訓500余期,培訓28053人次,協助從業人員考取相應職業資格證、上崗證書1300余個,促進就業1500余人,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輸送人才210余人,曾獲評廊坊市學雷鋒“志愿服務創新項目”。
作為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我縣積極探索特色建設路徑,以傳播黨的創新理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為主要方針,推動文明實踐制度化、常態化。全縣各鎮、街道、高新區積極整合縣內公共文化資源,相繼建成了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9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構建起了“一縣一中心、一鎮一所、一村一站”三級設置。近日,夏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常常傳出唱腔婉轉、韻律悠揚的戲曲唱段,戲迷愛好者們在這里排練、演出,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弘揚傳統戲曲文化,展示戲迷風采。夏墊鎮戲迷協會成員何愛民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真是想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我經常來唱上兩嗓子,不僅心里舒坦,還能傳承國粹,棒極了!”
大廠融媒體中心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縣級融媒體中心有機融合,依托愛上大廠手機APP嵌入“文明超市”志愿服務組織管理系統,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的“網上之家”和志愿服務“網上之路”,先后為群眾提供“線上課堂”“一家親”義務理發等各種優質志愿服務,形成了“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服務組織接單、群眾評單”相貫通的運行模式,并在全縣范圍內打造了10個志愿者“加油站”,通過“多元+快捷”的一站式服務推動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
“奶奶您好,我們來看您啦!”據了解,大廠志愿者協會和社區孤寡老人形成長期對接,持續開展“寸草心愛老敬老”“愛心藥箱”等暖巢關愛行動志愿服務,在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同時,營造關心關愛老年群體的濃厚氛圍,切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截至目前,我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發展到328支,注冊志愿者5.1萬余人,組織開展志愿服務項目4273個,志愿服務時長突破172萬小時,惠及大廠10余萬干部群眾。
文明創建是一場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我縣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抓手,經常性開展、扶持發展壯大特色化、品牌化志愿服務活動,培育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和支持率,推動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