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鍥而不舍優化營商環境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李鳳雙 閆起磊 馮維健
《大廠新農民》 本期發行日期:2025年3月4日 點擊:102次
不久前,在石家莊市組織的河北中醫藥大學學生公寓建設項目公開招標中,民營企業中通建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勝出。這次競標采用“雙盲”評審方式,投標方不用親自到場,所有程序“一網通辦”。“只要實力突出,就能脫穎而出。”該公司副總經理穆長虹說。
招投標是觀察一個地方營商環境水平的重要窗口。為了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河北在項目招投標、市場準入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其中,“‘盲抽’評標專家、技術標‘盲評’”的“雙盲”評審改革,入選2024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實現投標“不出門”,開標“不見面”,評標“屏對屏”。自2023年5月推行“雙盲”評審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提升到85%左右,中標額提升到45%左右,激發了參與熱情。目前,省市縣三級“雙盲”評審改革已全面完成。
“‘雙盲’評審防止人為干預和暗箱操作,減少外界對評標的干擾,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石家莊市行政審批局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科科長王利強介紹,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施“雙盲”評審項目超7000個。
“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加快落地實施,服務專班“一對一”對接惠企政策,科技特派團助力企業攻堅……近年來,河北省下大力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改進經營主體服務、促進生產要素供給、提升協同發展水平,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發展之進,持續提振發展信心。
增強經營主體獲得感
在綠葉嘉奧制藥石家莊有限公司,產能規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微球自動化生產線正在試運行,預計可年產藥品200萬支。公司總經理王超告訴記者,項目從樁基施工到試運行只用了13個月,這得益于政府、企業組成工作專班,全流程跟蹤,發現問題現場調度解決。試生產后,產品創新獎補資金申報等各項服務也跟進延伸。目前,公司已有兩個重大項目獲國家級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金額達1400萬元。
“真心誠意的扶持和真金白銀的舉措,給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增強了我們在河北投資的信心。”王超說。
以營商環境之“優”,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向上突圍,河北優化營商環境拼勁十足。自2023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將“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釋放支持創新、創業、創造的鮮明信號,為激發經濟活力、提振發展信心注入強大動力。
推進“拿地即開工”,在減稅降費中助企紓困……瞄準經營主體的痛點、體制機制的堵點、加快發展的卡點,河北持續推出小切口改革舉措,助企紓困解難。
為推動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免申即享,河北運行惠企利民政策通平臺、智慧河北加計扣除平臺等,在線上推動政策信息精準推送和便捷查詢;組織服務專班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上門輔導,在線下幫助解決“不知享”“不會享”問題,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衡水市安平縣馳祥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旭光原是個體工商戶,原以為申請轉為公司的程序復雜,有過畏難情緒。安平縣有關部門得知他的需求后,安排工作人員全程提供“一站式”幫辦代辦服務。順利轉型后,王旭光的公司享受到更多惠企政策,在投融資、招投標、獲得銀行貸款等方面也更有優勢,業務越跑越順。
為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改善經營主體感受,河北全省202個政務大廳均設立企業服務中心。2024年,全省企業服務中心總計代辦業務106萬件,組織銀企對接活動3.1萬余次,達成融資意向970億元,幫助協調解決企業訴求7.5萬件。
惠企服務做“加法”,審批流程做“減法”。2024年,國務院發布的第一批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在河北全面落地實施。全省累計辦理“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業務10.9萬件,累計壓減跑辦部門97個、辦理環節104個、申報材料229個、辦理時限222日,壓減率分別達89%、89%、77%、67%。
提升要素市場活力值
天氣轉暖,位于廊坊市固安縣的國科賽賦河北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三期項目施工進度提速。這個項目將建設基因藥物篩選中心、藥理藥效中心、安全性評價研發服務中心等,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新增年銷售收入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余個。
“項目投資最吃勁的時候,政府及時投入產業基金,還協調銀行為我們提供‘項目貸’,解了燃眉之急。”公司總經理董延生說,2017年落戶河北后,公司規模迅速擴張、業績快速增長。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務實幫扶,讓企業的發展信心更加堅定。因為看好發展前景,公司已啟動三期項目建設,加大“逆周期”投入,搶占未來先機。
要素保障是推動發展的關鍵環節,河北省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大力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圍著產業轉,努力為企業提供充分展拳腳、專心謀發展的營商環境。
強化金融服務,增強發展資金支持。聚焦破解企業“首貸難”“續貸慢”,河北推進首貸續貸服務中心試點創建工作,各試點完善服務機制,上線數十種信貸產品,續貸審批要件、時限得到有效壓縮。截至2024年底,全省范圍共設立試點90余家,融資余額超過1000億元。
有序推進“標準地”改革,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目前,河北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已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同時聚焦區域評估審批服務,深化實施“多規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區域評估成果共享,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的同時,明確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能耗等標準,推動項目建設盡早落地。
針對科技人才不足這一制約創新型企業發展的瓶頸,自2022年起,河北創新建立科技特派團工作制度,組織征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并為其提供“一對一”科技服務。2024年,306個科技特派團幫助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216項。科技特派團助力下,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全省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已達2.49萬家。
各類生產要素加速集聚,催動市場活力迸發。2024年,河北經營主體總量達889.97萬戶,同比增長4.29%。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增強,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目前,河北已有33個集群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0%,其中6個集群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
鍛造協同發展承載力
2024年10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啟動區雁翎大街辦公樓正式啟用,標志著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央企全面遷駐。企業入駐前,雄安新區啟動(起步)區指揮部疏解建設組工作人員姚晨宇,每天都去現場盯辦服務事項。
“從注冊開始,一直到供地、審批、建設、竣工、投入運營,我們為中國星網提供全流程服務。企業梳理出問題清單,我們去跑辦對接,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姚晨宇說。
雄安新區將優化營商環境與便民服務有機結合,專門設置“便民熱線—營商環境專席”。慧來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長許佳告訴記者,他沒跑一趟腿,就為公司辦好了從北京到雄安新區的跨省遷移手續。
在廊坊市固安縣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一輛輛滿載貨物的車輛正發往全國各地。在這里,北京疏解商戶享受多種優惠政策,獲得交通保障、拓客引流等服務。
固安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趙華介紹,當地成立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對接聯絡辦公室,組建重大項目服務中心,在疏解商戶集中入駐前就進入企業現場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環境溫馨。家住大廠的居民王藝禎來到這里辦理北京公司的道路貨運車輛年審,僅用20分鐘便辦好了這項跨省涉企事項。
讓數據多跑路、快跑路,讓經營主體少跑路、不跑路,為項目配備“管家式”幫辦員……河北抓住用好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持續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大力提升各平臺承接能力,更好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實施。
河北持續破除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與京津共同推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1053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社保卡實現交通、旅游、人社、政務服務、就醫購藥等5個場景“一卡通”。河北還強化科技成果“供需清單式”對接,建立技術產權交易聯合發布機制。2024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34.8%。
“今年,我們正在謀劃實施京津冀協同創新專項,組織行業龍頭企業牽頭,聯合京津優勢科研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圍繞京津冀共建的6條產業鏈,共同實施‘卡點’攻關。”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負責人說。
入選全國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省份,經營主體總量持續增長,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取得歷史性突破,常住人口由長期凈流出轉變為凈流入……在河北,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正在孕育滋養更多發展碩果。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河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河北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鍥而不舍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有利條件、更廣闊空間,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
原載《瞭望》2025年第9期
不久前,在石家莊市組織的河北中醫藥大學學生公寓建設項目公開招標中,民營企業中通建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勝出。這次競標采用“雙盲”評審方式,投標方不用親自到場,所有程序“一網通辦”。“只要實力突出,就能脫穎而出。”該公司副總經理穆長虹說。
招投標是觀察一個地方營商環境水平的重要窗口。為了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河北在項目招投標、市場準入等領域推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其中,“‘盲抽’評標專家、技術標‘盲評’”的“雙盲”評審改革,入選2024年全國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實現投標“不出門”,開標“不見面”,評標“屏對屏”。自2023年5月推行“雙盲”評審以來,民營企業中標率提升到85%左右,中標額提升到45%左右,激發了參與熱情。目前,省市縣三級“雙盲”評審改革已全面完成。
“‘雙盲’評審防止人為干預和暗箱操作,減少外界對評標的干擾,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石家莊市行政審批局公共資源交易監督管理科科長王利強介紹,截至目前,石家莊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實施“雙盲”評審項目超7000個。
“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加快落地實施,服務專班“一對一”對接惠企政策,科技特派團助力企業攻堅……近年來,河北省下大力氣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改進經營主體服務、促進生產要素供給、提升協同發展水平,以營商環境之優,促經濟之穩、發展之進,持續提振發展信心。
增強經營主體獲得感
在綠葉嘉奧制藥石家莊有限公司,產能規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微球自動化生產線正在試運行,預計可年產藥品200萬支。公司總經理王超告訴記者,項目從樁基施工到試運行只用了13個月,這得益于政府、企業組成工作專班,全流程跟蹤,發現問題現場調度解決。試生產后,產品創新獎補資金申報等各項服務也跟進延伸。目前,公司已有兩個重大項目獲國家級和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金額達1400萬元。
“真心誠意的扶持和真金白銀的舉措,給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增強了我們在河北投資的信心。”王超說。
以營商環境之“優”,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向上突圍,河北優化營商環境拼勁十足。自2023年起,河北省委、省政府連續三年將“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持續釋放支持創新、創業、創造的鮮明信號,為激發經濟活力、提振發展信心注入強大動力。
推進“拿地即開工”,在減稅降費中助企紓困……瞄準經營主體的痛點、體制機制的堵點、加快發展的卡點,河北持續推出小切口改革舉措,助企紓困解難。
為推動惠企政策應享盡享、免申即享,河北運行惠企利民政策通平臺、智慧河北加計扣除平臺等,在線上推動政策信息精準推送和便捷查詢;組織服務專班深入企業開展“一對一”上門輔導,在線下幫助解決“不知享”“不會享”問題,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衡水市安平縣馳祥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旭光原是個體工商戶,原以為申請轉為公司的程序復雜,有過畏難情緒。安平縣有關部門得知他的需求后,安排工作人員全程提供“一站式”幫辦代辦服務。順利轉型后,王旭光的公司享受到更多惠企政策,在投融資、招投標、獲得銀行貸款等方面也更有優勢,業務越跑越順。
為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優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改善經營主體感受,河北全省202個政務大廳均設立企業服務中心。2024年,全省企業服務中心總計代辦業務106萬件,組織銀企對接活動3.1萬余次,達成融資意向970億元,幫助協調解決企業訴求7.5萬件。
惠企服務做“加法”,審批流程做“減法”。2024年,國務院發布的第一批13個“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在河北全面落地實施。全省累計辦理“高效辦成一件事”相關業務10.9萬件,累計壓減跑辦部門97個、辦理環節104個、申報材料229個、辦理時限222日,壓減率分別達89%、89%、77%、67%。
提升要素市場活力值
天氣轉暖,位于廊坊市固安縣的國科賽賦河北醫藥技術有限公司三期項目施工進度提速。這個項目將建設基因藥物篩選中心、藥理藥效中心、安全性評價研發服務中心等,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新增年銷售收入5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余個。
“項目投資最吃勁的時候,政府及時投入產業基金,還協調銀行為我們提供‘項目貸’,解了燃眉之急。”公司總經理董延生說,2017年落戶河北后,公司規模迅速擴張、業績快速增長。政府對高新技術企業的務實幫扶,讓企業的發展信心更加堅定。因為看好發展前景,公司已啟動三期項目建設,加大“逆周期”投入,搶占未來先機。
要素保障是推動發展的關鍵環節,河北省聚焦企業急難愁盼,大力推動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圍著產業轉,努力為企業提供充分展拳腳、專心謀發展的營商環境。
強化金融服務,增強發展資金支持。聚焦破解企業“首貸難”“續貸慢”,河北推進首貸續貸服務中心試點創建工作,各試點完善服務機制,上線數十種信貸產品,續貸審批要件、時限得到有效壓縮。截至2024年底,全省范圍共設立試點90余家,融資余額超過1000億元。
有序推進“標準地”改革,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目前,河北全省省級以上開發區已全面實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同時聚焦區域評估審批服務,深化實施“多規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改革,區域評估成果共享,在降低企業用地成本的同時,明確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單位能耗等標準,推動項目建設盡早落地。
針對科技人才不足這一制約創新型企業發展的瓶頸,自2022年起,河北創新建立科技特派團工作制度,組織征集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技術創新需求,并為其提供“一對一”科技服務。2024年,306個科技特派團幫助企業攻克關鍵技術難題216項。科技特派團助力下,一大批企業加大科技研發力度,全省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已達2.49萬家。
各類生產要素加速集聚,催動市場活力迸發。2024年,河北經營主體總量達889.97萬戶,同比增長4.29%。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合作增強,形成產業集群效應。目前,河北已有33個集群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50%,其中6個集群產品在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50%。
鍛造協同發展承載力
2024年10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啟動區雁翎大街辦公樓正式啟用,標志著首家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央企全面遷駐。企業入駐前,雄安新區啟動(起步)區指揮部疏解建設組工作人員姚晨宇,每天都去現場盯辦服務事項。
“從注冊開始,一直到供地、審批、建設、竣工、投入運營,我們為中國星網提供全流程服務。企業梳理出問題清單,我們去跑辦對接,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姚晨宇說。
雄安新區將優化營商環境與便民服務有機結合,專門設置“便民熱線—營商環境專席”。慧來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商部部長許佳告訴記者,他沒跑一趟腿,就為公司辦好了從北京到雄安新區的跨省遷移手續。
在廊坊市固安縣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國際商貿城,一輛輛滿載貨物的車輛正發往全國各地。在這里,北京疏解商戶享受多種優惠政策,獲得交通保障、拓客引流等服務。
固安縣行政審批局副局長趙華介紹,當地成立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對接聯絡辦公室,組建重大項目服務中心,在疏解商戶集中入駐前就進入企業現場辦公,提供一站式服務。
在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專門開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專區環境溫馨。家住大廠的居民王藝禎來到這里辦理北京公司的道路貨運車輛年審,僅用20分鐘便辦好了這項跨省涉企事項。
讓數據多跑路、快跑路,讓經營主體少跑路、不跑路,為項目配備“管家式”幫辦員……河北抓住用好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持續提高政務服務質量,大力提升各平臺承接能力,更好推動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實施。
河北持續破除行政壁壘和體制機制障礙,與京津共同推出一批改革創新舉措。截至2024年底,京津冀1053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社保卡實現交通、旅游、人社、政務服務、就醫購藥等5個場景“一卡通”。河北還強化科技成果“供需清單式”對接,建立技術產權交易聯合發布機制。2024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34.8%。
“今年,我們正在謀劃實施京津冀協同創新專項,組織行業龍頭企業牽頭,聯合京津優勢科研力量組建創新聯合體,圍繞京津冀共建的6條產業鏈,共同實施‘卡點’攻關。”河北省科學技術廳負責人說。
入選全國優化營商環境進步最明顯省份,經營主體總量持續增長,引進央企二、三級子公司取得歷史性突破,常住人口由長期凈流出轉變為凈流入……在河北,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正在孕育滋養更多發展碩果。
營商環境“優”無止境。河北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河北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鍥而不舍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發展提供更有利條件、更廣闊空間,加快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北篇章。
原載《瞭望》202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