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什么改變繳費標準?
按照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的實施意見》,2019年,我省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檔次,由原每人年繳100元—3000元,13個檔次變為7個檔次,最低繳費標準由100元變為200元,最高繳費標準由3000元變為8000元。主要是考慮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保障水平要相應提升,以確保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二、2019年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什么?
2019年新的繳費檔次為7檔,分別是200元、300元、500元、1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按年繳費,每年一次。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檔次,多繳多得。
三、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什么時間繳費,怎么繳費?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保險費按年度繳納,我縣每年安排在8月統一征繳,參保人員通過“廊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微信公眾號”,網上繳費。自2019年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征繳工作劃轉至稅務部門,繳費時間和繳費方式還未確定,屆時將提前通知,請廣大城鄉居民隨時關注。稅務部門咨詢電話:8369175,人社部門咨詢電話:8820133。
四、城鄉居民養老金怎么領?
首先,必須累計繳納15年以上養老保險,到達領取年齡(即:男、女達到60周歲)才能領取養老金。我縣基礎養老金目前標準為每人每月168元。例如:某人45歲開始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15年到60歲時就可以領取養老金,按每年200元繳費,每月可領養老金189.59元,按每年8000元繳費,每月可領養老金1031.31元,多繳多得。
五、什么是年限基礎養老金?如何發放?
年限基礎養老金,是指累計繳費年限超過15年,額外加發的基礎養老金。繳費年限超過15年以后,每增加1年,基礎養老金每月增加3元,長繳多得。
六、2019年新增的高齡基礎養老金是怎么回事?如何發放?
高齡基礎養老金是今年河北省新增的政策,針對65周歲及以上領取待遇的城鄉居民。年滿65周歲后,基礎養老金每人每月增加1元,年滿75周歲后增加2元,年滿85周歲后增加3元。
高齡基礎養老金和年限基礎養老金同時享受。
七、領取待遇的城鄉居民為什么每年要進行資格認證?怎么認證?
資格認證是及時掌握待遇領取人員的生存狀況,有效防止冒領養老金現象,保障養老保險待遇公平公正發放的重要手段。2018年起,我縣所有領取待遇的城鄉居民都采用手機下載“看看社保”軟件進行認證,每年3月、9月為集中認證期。
方法很簡單,手機下載“看看社保”并登陸,打開主界面,點擊“社保認證”按步驟操作,出現“恭喜認證成功”操作完成。
認證是必須的,如不按期認證,將于認證期下月停發養老金。
八、16-59周歲符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貧困人員有什么說法?
16-59周歲符合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貧困人員包括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建檔立卡已脫貧繼續享受政策人口、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等,2019年還按照100元繳費檔次由政府代繳。
九、凡是參加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有哪些優惠政策?
為領取待遇的城鄉居民每人每年發放取暖補貼620元。隨11月份養老金發放到位。
領取我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去世后,其家屬可領取喪葬補助金720元。
為上一年度連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滿12個月的大齡低保人員(45周歲~59周歲)、重殘(二級以上)參保人員,每人每年由政府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