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 均衡為好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最早提出了膳食平衡理念,提出中國傳統飲食養生的基本觀點及重要性,即“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飲食原則,強調只有保持膳食結構的多元化、平衡化、合理化,才能保持人體基本的健康狀態。民以食為天,膳食營養是身體健康的基石。然而,越來越多的人由于日常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上了慢性疾病,甚至患癌,因此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就成為攔截慢性病的首要關卡。想要健康飲食、均衡營養,在平時的飲食習慣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食物應包括谷薯、蔬果、魚禽蛋類、豆類、堅果類等諸多種類,每周盡量達到25種以上,其中谷薯類和雜豆類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成人每日應攝入谷、薯、雜豆類250~400克。
吃動平衡,控制體重。熱量攝入與消耗要平衡,特別對于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癥等慢性病患者,低鹽、限糖、低嘌呤飲食配合適量運動,可有效減重、降壓、控制血糖、調節血脂、降低尿酸,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
多吃果蔬和奶類食品。果蔬里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和維生素,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人每日攝入新鮮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奶類、豆類含有優質蛋白質和鈣, 成人每日應攝入相當于300克的奶類及奶制品,25~35克的大豆和堅果。
適量攝入優質蛋白。動物性食物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但脂肪含量也較多,有些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增加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應適量攝入。建議成人每天攝入畜禽肉40~75克、水產類40~75克、蛋類40~50克。
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我國推薦成人每日攝鹽量小于6克,每人每餐不超過2克鹽,盡量避免腌菜、榨菜、罐頭等腌制品。每日烹調油的食用量不超過30克,推薦蒸、煮等烹調方式。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成人飲酒,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