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王瑩)4月1日,國家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要求中小學、幼兒園要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由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集中用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午10點40分,距離下課還有10分鐘,縣城區二小的食堂里飄來陣陣香味。記者走進食堂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著,面條、炸醬、黃瓜絲擺放得整整齊齊。據工作人員介紹,每天從早晨一上班,就開始給孩子們準備午餐,今天吃的是面條,為了孩子們吃著方便,面條都切成了段。
10點50分,午餐開始時間,學生們陸續來到食堂,秩序井然地排好隊,等待老師分餐。楊亞娟校長拿著飯盒,排在隊伍的后邊。
“今天的面條好吃嗎?”端起飯盒,楊校長走到學生們中間坐下,輕聲地問身邊的學生。
“好吃,我可以把這一碗都吃完。”7歲的楊夢然回答。
楊校長向記者介紹,學校從2014年3月建校之日起就實行校領導、教師、學生、食堂員工同餐(陪餐)制,學校領導、師生一起就餐早已經習以為常,所用食品同料、同質、同價,不做區別、不搞特殊化,確保學生飲食安全。
飲食安全是關乎學生健康的大事,涉及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利益。“校長及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陪餐”形成長效機制,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線,此舉不僅可以有效監管配餐相關情況、確保學生飲食安全,而且還能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們的意見建議得到更好反饋。學生王瑾萱說:“我們想吃什么,就向學校反映,有時候第二天就能吃到這個菜了。”孩子在學校吃的午餐是什么、吃得飽不飽、營養夠不夠、味道好不好,這一頓飯最牽動家長的心。家長們紛紛表示,學校的陪餐制度,讓家長更安心、更放心。
學生眾口難調,如何讓他們既要吃得安全、放心,又要吃得營養、美味,校領導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楊校長表示,學校還將組織學生家長代表參與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的管理和監督,形成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的合力,確保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全覆蓋、無死角,最大限度保證全校師生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