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學上”到“有學上”,從“有學上”再到“上好學”,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國家教育事業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今天的“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專欄,我們走近一位擁有四十年教齡的耄耋老人趙瑞芳,聽她講述如何與自治縣的教育事業同奮進、共成長。
又是一年芳菲季,退休教師趙瑞芳再次來到了大廠一中。校史館中,一幅幅老照片,讓她仿佛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青春年少。
趙瑞芳說,在咱們新中國成立之前,大廠地區的教育非常落后,當時只有幾個村莊建有小學,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文盲或者半文盲。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1955年,初為人師的趙瑞芳投身到轟轟烈烈的掃盲運動中。
1974年,年富力強的趙瑞芳來到大廠回民中學,書記校長一肩挑。當時,辦學條件差是最大的“攔路虎”,但這并沒有難倒一心干事創業的教育工作者。
時光留聲機永遠銘刻1977年恢復高考時那激動人心的一刻。趙瑞芳告訴記者,我們看見藍天了。對于這些學生來說,也是一個鼓舞。好好學習就能上大學,可以改變自己人生。
從青絲到白發,趙瑞芳一猛子扎進教育一干就是40年,憑著心底那份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熱愛,她傾盡了奮斗情懷,也見證了大廠一中朝著高品質辦學一步步砥礪前行。
在數十年教育生涯中,給予趙瑞芳不斷驚喜的是,國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以提高質量和促進公平為兩大任務,不斷優化政策,連年加大投入,大廠縣委、縣政府對教育事業的大手筆投入,全縣教育教學條件的持續改善,更是讓她感同身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些年來,大廠持續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推進教育布局調整,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據統計,2007年至今,我縣教育基建類累計投資近8億元。大廠一中、大廠二中、城區第一小學、城區第二幼兒園、田各莊學校、八百戶小學、陳府中心小學、邵府中心小學、祁各莊中心學校等一所所高標準、高品位的現代化學校遍布城鄉。2014年,大廠獲評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2015年,獲批創建全省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區。2018年,獲評河北省教育工作成績突出縣。
進入新時代,我縣教育事業發展迸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總投資3.5億元的大廠職教中心新校區投入使用,投資50億元的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項目穩步推進,為我縣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增添了新的動力源。
堅持“一中保質、高實兜底、職中自愿”原則,我縣大力普及高中階段教育,讓學生們不僅“有學上”,還可以選擇“上好學”,成為民族自治地方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新的生動實踐。在這背后,我們深切感受到的,是壯麗70年的奮進如歌,油然而生的,是奮斗新時代的自豪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