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性肝病的一種,是與胰島素抵抗和遺傳因素密切相關的代謝應激性肝損傷。
近年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該病普通成人的發病率在10年間由15%上升到31%。而在健康體檢有血清轉氨酶升高的人群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約占75%左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表現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伴有肝外表現,例如消化道腫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以及2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慢性腎臟疾病等。
總體上來說,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情進展緩慢,患者在10年~20年內發生肝硬化的僅占0.6%~3%,但是,發生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后,10年~15年內肝硬化發生率高達15%~25%。因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必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如何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該病在治療上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需要綜合性治療,以延緩和減少肝臟脂肪變性的進展。
除了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藥物干預外,患者還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控制飲食,嚴格控制晚餐的熱量,避免晚餐后再次進食;增加運動量;提升自我保健意識,減少體重,控制腰圍;同時還要避免食用可能導致肝損害的藥物,并慎用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