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將食品生產和制備過程中添加到食品中的糖和糖漿統稱為“添加糖”。日常生活中的白砂糖、紅糖、葡萄糖漿等都屬于添加糖。這些添加糖主要用于生產的汽水、果汁、乳酸飲料等包裝飲料以及甜點、糖果等食物,日常的烹飪、煮茶、制作果汁和糕點也會用到部分添加糖。
目前添加糖的主要來源包括:烹調中添加的糖、糕點等加工食品的糖;含糖飲料中的糖。不同人群添加糖的來源有所不同,因此,減少添加糖攝入的重點也有所不同。
烹調時少放糖
江浙滬等地的居民,在家庭烹飪一些菜肴時,會經常添加糖以增加甜味,這是當地居民添加糖的一個重要來源。建議在烹飪時少加糖,或用具有甜味的天然食材替代。甜味食品添加糖的另外一個來源是包裝食品、糕點和冰淇淋等食品,減少此類食品攝入,可明顯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購買這類食品時,要注意閱讀營養標簽上的相關內容,選擇含糖量低的食品。
喝咖啡時少加糖
如果喝咖啡加糖,一小包糖是5克,一天喝幾杯加糖咖啡,則糖的攝入量就會超標。因此,建議喝咖啡少加糖,或者喝原味咖啡。
不喝或少喝飲料
據估計,有一半以上的飲料屬于含糖飲料。對于兒童少年來說,含糖飲料是添加糖的主要來源之一,過多飲用會增加患超重、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建議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此外,不少人在外就餐時選擇含糖飲料,感覺喝白開水沒有味道。飲料的甜味或其他味道能夠刺激口腔味覺,增加愉悅感。建議將含糖飲料換成白開水,或者喝綠茶、紅茶、菊花茶、大麥茶等,不僅使人在味覺上得到一定的滿足,而且能夠有益于健康。
嬰幼兒食品無須添加糖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調查報告表示,從抽檢的英國、丹麥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嬰兒食品中發現,部分生產商在食品中加入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經常食用這些食品,會增加嬰兒發生齲齒、肥胖等幾率,建議禁止生產商在3歲以下嬰幼兒食品中添加糖。我國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兒配方食品(征求意見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征求意見稿)》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幼兒配方食品(征求意見稿)》中規定,嬰兒(1段)配方食品和較大嬰兒(2段)配方食品禁止添加蔗糖,但在幼兒(3段)配方食品中并沒有禁止使用。
國家發布相關減糖政策
為提高兒童、老年人等重點人群口腔保健水平,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減糖”是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其中指出,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向居民傳授健康食品選擇和健康烹飪技巧,提高消費者正確認讀食品營養標簽添加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