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如一日,一心為民擔當盡責辦好事。11月18日晚,河北衛視大型文化傳承節目《中華好家風》,播出了敬業奉獻典范——我縣退休干部關松發的先進事跡和家風故事,讓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在燕趙大地熠熠生輝。
時間的齒輪在生命長河不停流轉,動人的家風在中華五千年代代相傳。節目首先播放了視頻短片,展現了關松發同志退而不休的生活,在點滴中彰顯著共產黨員的本色。
把工作當做學問作、把事業當做家業干、把群眾當做親人看。在訪談環節,家風召集人用三個關鍵詞“工作狂、活電腦、貼心人”,通過關松發愛人的現場講述和關松發的女兒、同事與大廠群眾的視頻采訪,從不同角度、各個層面,講述了關松發三十幾年從未因私事請過一天假,接待群眾咨詢數萬人次,把幾千名干部職工的信息全都牢記腦中,全縣各項政策細則熟稔于心的公仆情懷和敬業精神,讓現場觀眾肅然起敬。
家風觀察員俞伯鴻說,確實實話實說,對家庭、家人而言,老關是有些失職的。但是對人民群眾而言,他是真正的盡職,因為我此刻感受到的,老關是把人民群眾放在自己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把人民群眾的滿意作為他最高的追求,所以他贏得的不僅僅是人民群眾對他個人的滿意和信賴,更是擦亮了我們中國基層公務員群體的整體形象。
關松發退休了,卻依然是個閑不住的人。他被任命為縣老年大學校長,聘為大廠高新區招商顧問,還積極參與社區群眾性文化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他說,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黨。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只要生命不息,奉獻就永不懈怠,為人民群眾服務就永不停歇。
退休干部關松發表示,崗位雖然不同,但是服務群眾的初心不會改變。他將一如既往地關心、參與縣里的發展和建設,搭建縣委、政府和群眾溝通的橋梁,為群眾搞好服務,為大廠凝聚合力,為建設經濟強縣、美麗大廠,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作出自己的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