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呈上了一份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異成績單。
實體經濟是百業之“根”,創新是企業發展的“靈魂”。在河北力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新麗正在和科研人員研討產品設計相關問題。黃新麗說,正是憑借定制化數控裝備產品的不斷突破和創新,企業多項研發技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在國內非標裝備領域占據了領先地位。2019年,企業實現產值一個億,納稅500多萬元。這背后,離不開大廠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服務企業七項制度》,為企業發展解決了不少難題。
河北力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新麗說,七項制度對她們企業幫助很大,尤其是員工子女入學和人才落戶,對企業人才招聘以及留用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2020年,公司將繼續加大科研投入、固定資產投資以及高端人才的引進,爭取為當地經濟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激發創新活力,濃厚創新氛圍。入駐大廠20個年頭的阿果安娜水果(大廠)有限公司,繁忙勞作的工作場景每天都在上演。2019年,企業銷售業績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兩位數增長。聊起新一年的工作謀劃,企業總經理李永昌侃侃而談,早已成竹在胸。
阿果安娜水果(大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昌告訴記者,他們剛剛完成了五年計劃,明年準備把大廠建立成為阿果安娜(中國)的研發應用中心,整個蓋樓的申請目前正在審批階段,準備在三月份正式破土動工,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他們更是信心滿滿。
企業發展有信心,經濟發展有底氣。作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一年來,大廠高新區經濟發展保持銳氣,社會管理追求精細,項目工作提質增效,經濟指標穩定增長。1-10月份,高新區主營業務收入完成282.35億元,同比增長25.5%;實現稅收33.27億元,占全縣稅收總額的82.93%,同比增長10.8%;進出口總額完成5758萬美元,同比增長13.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3.08億元,同比增長12.5%;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004.36萬美元,同比增長41.4%;實施重大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14個,完成投資14.88億元;對接京津等地企業290多家,新簽約影視文創、高端制造、總部商務產業項目49個,形成了“開工一批、建設一批、竣工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
大廠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學華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廠高新區多項經濟指標大幅提升,位居全省高新區前列。下一步,他們將繼續叫響說干就干、干就一流,主動融入“全民服務副中心”行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落實“服務企業七項制度”,加大對重點產業和骨干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加壓、主動而為,為新時代加快建設經濟強縣、美麗大廠作出更大貢獻。
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快建設重大機遇,2019年,縣委召開十一屆四次、五次全會,堅定“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定位和“全民服務副中心”思路,明確推進“五城同建”抓環境、“六個小鎮”抓產業、“七有保障”抓民生、“八項規定”抓黨風的工作重點,扎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縣委、縣政府召開全縣經濟發展促進大會,對重點企業進行了表彰獎勵,獎勵金額達3100萬元。主要領導走訪企業,聽需求、解難題、促發展。制定出臺了《企業獎勵辦法》《服務企業七項制度》,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同時,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在北京市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上,簽約項目19個,總投資88.85億元。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其中,影視小鎮累計招商簽約客戶114家,入駐企業55家。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和國家京劇院文旅融合產業化基地項目加快推進,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通過了驗收,小廠特色村寨為城南五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打開了局面,“一城兩區多小鎮”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在產業項目的強勁拉動下,全縣經濟持續增長。截至12月25日,全縣財政總收入完成48.09億元,同比增長6.21%;其中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0.07億元,同比增長8.27%。實施億元以上項目31個,總投資318.8億元,列入省重點項目2個、市重點項目6個,開工率均為100%,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奮力轉型勢頭喜人,經濟發展后勁十足。
沒有最好,只會更好。2020年是大廠建縣65周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謀劃起步之年,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之年。縣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縣人大、政協“兩會”,將進一步描繪大廠更高質量發展的宏偉藍圖,奮力推動經濟行穩致遠,迎接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