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縣高點對標、強勢推進全國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強化組織領導,壓實工作成效,全力建設環境優美、秩序優良、服務優質、人民滿意的宜居、和諧、活力、文明縣城,大力度、快節奏深入開展各項文明創建工作。
撐起文明“硬實力” 打造文明新氣象
文明縣城創建,惠民是首要目標。縣委、縣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創建為民,讓發展成果全民共享,以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為統攬,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建設綠美大廠,提升環境宜居度,切實把創建過程轉化為惠民利民的生動實踐,讓廣大群眾盡享創城生態紅利。目前,我縣綠化覆蓋率達到4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1平方米。
在打造優美環境的同時,縣委、縣政府著眼真正滿足群眾需求,有效解決老舊小區院落無人管理難題,集中力量整治小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實現了縣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覆蓋。2019年,我縣共投資近5000萬元,累計拆除私搭亂建7000多平方米,硬化小區主路37000多平方米,綠化背街小巷23000多平方米,改造小區廣場7400多平方米,安裝“便民貼吧”近800塊,疏通管道近600處。老舊小區改造,在刷新城市“高顏值”的同時,提升了居民幸福感,撐起了文明“硬實力”。
提升文明“軟實力” 城鄉遍開文明花
創全國文明縣城、做文明大廠人。在深入推進“創城”工作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集中開展“訪社區、進萬家、解民憂、聚民意”入戶走訪,了解社情民意、宣傳“創城”知識,讓人人知曉“創城”、人人參與“創城”,實現了“創城”任務、居民需求與志愿服務資源的精準對接,營造了濃厚的社會氛圍。
“創城”工作既要入耳、入眼,更要入腦、入心。為進一步筑牢“創城”根基,我縣持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和文明校園創建為統攬,在全縣各中小學校廣泛開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系列主題教育實踐活動。
與此同時,我縣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縣、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平臺,在全縣開展168場全民文明素質大提升培訓活動,涵蓋黨建、道德、文化、法律等多方面內容,不斷提升文明“軟實力”,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凈化心靈,讓文明花開遍城鄉。
凝聚文明“點滴力” 添彩文明樹新風
創建全國文明縣城,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我們的每一份努力,都會讓大廠離文明更近一步;每一份付出,都會讓更多人增強文明意識。
目前,我縣已建成城區學雷鋒志愿服務站75個,農村學雷鋒志愿服務站110個,志愿服務組織發展到66個,注冊志愿者4300余人,為“創城”注入了活力。
愛心公益牽手協會會長何光連表示,就想力所能及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自己過得好不是本事,讓身邊人過得都好才是幸福。
細微之處看變化,一點一滴總關情。如今,在大廠,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等凡人善舉層出不窮,無償獻血、慈善捐款等暖心倡議一呼百應,講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蔚然成風。創城必定有我,文明共同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已經融入大廠人的日常生活,成為創建全國文明縣城的有力“助推器”。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福龍表示,新的一年,縣委宣傳部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民創城、創城惠民。堅持全面、全民、全域、常態化創建,堅持問題導向,說干就干、干就一流,充分借鑒先進地區經驗,運用四個工作法,補短板、提弱項、強優勢,全力創建讓人民滿意的全國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