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至的到來,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就這樣悄悄走近,有許多人又犯了愁。因為冬季氣溫低,一些人手上、腳上、耳廓上會長凍瘡,凍瘡痛癢難忍。寒冷是凍瘡發病的主要原因,皮膚在遇到寒冷、潮濕或冷暖急變時,局部小動脈發生收縮,久之動脈血管麻痹而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此外,患者自身的皮膚濕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也可導致發病。
凍瘡好發于婦女、兒童和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這些患者常伴有肢體末端皮膚發涼、肢端發紺、多汗等表現。中醫認為,凍瘡患者多為陽氣不足,外感寒濕之邪,寒冷傷及肌膚皮肉,氣血凝滯不能運達而發。寒凝血淤證,治宜溫陽散寒、調和營衛,方用當歸四逆湯加味。方中當歸甘溫,養血和血;桂枝辛溫,溫經散寒,溫通血脈,為君藥。細辛溫經散寒,助桂枝溫通血脈;白芍養血和營,助當歸補益營血,共為臣藥。通草通經脈,以暢血行;大棗、甘草,益氣健脾養血,共為佐藥。重用大棗,既合歸、芍以補營血,又防桂枝、細辛燥烈大過,傷及陰血。甘草兼調藥性而為使藥。
中醫除了內調治療凍瘡外,還有一些經驗方外用,如三油合劑,用蛋黃油、大楓子油、甘草油等量煎油外用。玉肌散,用綠豆、滑石、白芷、白附子,共為細末,湯調洗搽患處等。
凍瘡一般都出現在寒冷的冬天,在沒有出現凍瘡的時候也可以進行一些預防。如平時可以喝些姜棗茶。用大紅棗5粒左右、桂圓5粒、姜半塊、枸杞1小撮、紅糖適量煎煮后即可飲用。姜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活血祛淤的作用。做好防寒的工作也很重要,出門的時候要戴好手套、穿保暖一些的鞋子,鞋襪不宜過緊并保持干燥。冬季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也是預防凍瘡的有效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