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府鎮大仁莊村黨支部緊緊抓住發展機遇,以黨建為引領,做足美麗文章,做活富民產業,走出了一條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之路。

眼下,走進大仁莊村,繁忙的施工場景隨處可見,村“兩室”、文化墻、運動廣場等建設工程都在緊鑼密鼓、加快推進。
韓麗梅說,村民們滿滿的幸福感,是村黨支部一班人用3年多時間埋頭苦干換來的,更飽含著村黨支部書記郭寶軍的辛勤付出。2017年,大仁莊村因信訪案件多、民心不齊,成了一個無人接手的“爛攤子”,而當時的郭寶軍從事鋼結構加工,小日子過得是有滋有味。
開弓沒有回頭箭,打定主意的郭寶軍把全部心思放到了村莊發展上。他每天走訪村民和黨員,問情況、找根源、解難題,堅持一碗水端平,村里的事讓大伙兒說了算,開展環境治理,培育文明鄉風,盡全力把村民們擰成一股繩,憑著一腔熱情和真抓實干,硬是把村莊從昔日的“臟亂差”變成了如今的美如畫。

如今,村莊安定、村民和諧,在大仁莊村成為了現實。乘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如何讓村莊的生態美和產業強聯系起來,為產業興旺提供動力,不滿足于現狀的郭寶軍又開始了謀劃。
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郭寶軍把自己的想法跟黨支部成員和黨員、村民代表一討論,卻遭到了質疑。
大廠全力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機遇可遇不可求,必須付諸行動。郭寶軍結合事實擺道理,結合道理講形勢,帶著大伙兒到陳府鎮千畝采摘基地參觀學習。不久,郭寶軍牽頭發動了81戶村民、籌措資金100多萬元,盤活了村內80畝閑置土地,于2019年4月注冊成立了眾強現代農業專業合作社,讓村民變股東,實現“抱團”增收。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在全縣旅游和經濟發展大會上,縣委授予大仁莊村黨支部2019年度“五星級黨支部”,給了村黨支部成員更足的干勁。眼下,大仁莊村西50多畝的耕地上,成片種植的玉米苗和紫薯苗破土而出、隨風擺動。

西瓜大棚里,村民莫德秀忙著給瓜苗整枝、授粉,從家庭主婦變身工人,每天有100元的工資收入,讓她臉上滿是幸福的微笑。
西瓜大棚南側,三個高標準的日光溫室大棚正在抓緊搭建,未來也將成為村民們持續增收的綠色“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