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解讀”專欄,今天播發:2020年全縣下半年重點工作之突出大項目帶動,持續推進“六個小鎮”抓產業。
突出大項目帶動
持續推進“六個小鎮”抓產業
要全面對接協同發展規劃,搶抓發展機遇、瞄準發展定位,重點集聚影視文創、裝備制造、都市食品、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更高質量發展平臺。
一是加強經濟分析調度,堅決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充分發揮經濟指標工作專班作用,嚴格落實周調度、月預報制度,對經濟運行進行專題調度、分析預測,實時跟進重點行業、后進指標。對落后的經濟指標,一個一個地過篩子、一項一項的按住葫蘆摳籽,切實摸準堵點、難點,千方百計促進指標穩定轉好。
二是以戲劇小鎮為突破,加快特色小鎮建設進度。全力建設國家京劇院文旅融合產業化基地項目,扎實做好王必屯征拆后續工作,加快建設先行啟動區和安置社區。積極爭取上級土地供給、開發模式、建設運營等更多政策、資金支持,為全縣特色小鎮建設探索經驗和路徑。加快推動影視小鎮建設提質升級,做實做細夏墊非遺古鎮、清真食品國際小鎮、出版融合小鎮、田園健康小鎮概規設計完善、科學論證,確保及早組織實施。
三是以省市重點項目為帶動,加快高端高新產業集聚。堅持在建項目抓進度、落地項目抓開工、在談項目抓簽約,全力推進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數字經濟總部商務區、密涿高速公路大廠東出口升級改造、京唐鐵路(大廠段)及玉蘭廣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發展農業新型業態,加快品牌農業建設,鼓勵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重點打造鄉村游、肉類、果蔬三大產業鏈,建立以福華、沁心、鮮豐等企業為龍頭的產業聯盟,扶持發展“生態農家”“主題莊園”等新興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抓牢用好建縣65周年契機,積極爭取更多政策、資金和要素支持,大力引進配套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商務、會務服務需求的大項目、好項目。
四是以營商環境優化為抓手,加快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更多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著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加大幫扶力度,堅持“一企一策”,推出更多個性化、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措施,切實解決企業在融資、土地、用工、市場和人才引進等方面難題,打造服務企業“直通車”。促進企業轉型升級,鼓勵企業增加技改和研發投入,積極對接京津科技創新資源,培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產品競爭力。深入開展“促消費、惠民生”系列活動,全力推動開展汽車、餐飲、家電、電商、文旅等促消費活動,充分刺激市場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