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廠村,明永樂年間建村,此地原是一片水洼草地,曾為燕王牧場,因與大廠近而又小于大廠,故名小廠……”大廠回族自治縣大廠鎮小廠村村口處的村牌石背面刻著這樣一段文字,解釋了村名的由來。
十月的清晨,空氣格外清新。即便已是秋日,小廠村道路兩側仍滿目皆綠,嶄新的路燈整齊劃一,臨街樓房粉刷一新……民族特色村寨近在眼前。

黨建引領 夯實“特色村寨”基層基礎
如今的小廠村交通便利,村風淳樸,村民不僅享受著和縣城居民同樣的供水、供電、通信、防災預警服務,還實現了背街小巷硬化率100%、燃氣通氣率100%,垃圾處理工作也全部由桑德公司接手,村民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新農村建設實現了提檔升級。這一場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華麗蝶變,首要歸功于黨支部引領、黨員帶頭。
據了解,小廠村共有708戶,1954口人,耕地1100畝,為回漢合居村。村民收入主要以牛羊屠宰及副產品加工、販運、銷售及外出務工為主。
村黨支部由3名支委組成,全村共有55名黨員(含一名預備黨員)。在創建“特色村寨”過程中,小廠村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狠抓支部黨員的思想建設,村“兩委”嚴格實行“坐班制”,嚴格按照《大廠鎮農村“兩委”九項工作制度》和民主程序開展各項工作,村級各項重大事務在村黨支部的領導下嚴格按照“四三一”工作機制要求,廣泛征求黨員、村民意見建議,堅持問計于民,在統一思想、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形成了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互促互進的良好局面,這為小廠村爭創“特色村寨”筑牢了堅實的基礎。
在省、市民宗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小廠村還以創建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為契機,結合村情實際,在筑牢基層基礎、搞好民族團結、維護村莊穩定的基礎上,全力加大村莊環境綜合治理、道路硬化、景觀節點建設等惠民實事工作力度,尤其是當前正在實施的大廠民族村寨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之小廠村客廳建設、雨污分流改造以及村委會外立面改造三項工程,會進一步助力將小廠村打造成更加獨具一格的民族特色村寨。
民族團結 筑牢“特色村寨”堅強后盾
“公共衛生靠自覺,亮綠凈美要達標。打造宜居村莊貌,言行舉止講文明……”走進小廠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陣快板聲不絕于耳,這是小廠村的“老來樂”藝術團創作的作品,也體現了該村和諧穩定的局面。
小廠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創建既有“硬拳”,也有“軟件”。小廠村重視民族團結創建以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筑牢了創建“特色村寨”的堅強后盾。2012年,投資2萬余元,為漢族村民修建了40平方米“紅白喜事”公用房兩間,并置備齊全辦事所需物品;投資13萬元,對回民公墓進行集中整建修理,并在回民公墓北側修建停車場500平方米,為回族群眾掃墓停放車輛提供了方便,同時也解決了周邊居民出行的問題。此外,為尊重民族習慣,拉近回漢族群眾之間的關系,小廠村規定村內紅白事宴席統一為清真宴,有事回漢族群眾相互幫忙,相互照應,村民之間建立了祥和的鄰里關系。
近年來,小廠村的“老來樂”藝術團創作出了近百個膾炙人口的作品,團員們以快板、柳琴說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最新方針政策傳達到群眾耳中。在每年“七一”、春節、國慶等節日期間,小廠村都會舉辦聯歡會,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時,村里還成立了“秧歌隊”“小車會”“跑驢舞”“廣場舞”,村民廣泛參與。此外,小廠村還聘請專業人員在顯著位置繪制了文化墻,包括村規民約、溫馨提示、文明新風等環保宣傳內容以及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民族團結等精神文明建設內容,圖文并茂,生動鮮明的展示了文明禮儀、道德風尚,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環保宣傳和道德教育。
同時,村黨支部大力倡導“尊老愛幼,助人為樂,以誠相待,和睦共處”的社會主義新風尚,制定了《村規民約》,靜思語錄等宣傳材料,為每戶發放張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村民劉海燕被廊坊市評為“孝老愛親”模范,村民王德伍被河北省評為“學雷鋒先進個人”,村民馬廣杰被評為大廠“助人為樂”身邊好人……這些都是小廠村近年來涌現出的先進典型。
通過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小廠村的村風變了,人心順了,在村莊環境治理活動中,涌現出了很多讓人感動的人和事:村民夏恩良、楊德崇、馬廣杰、王鳳春等人帶頭義務清掃街道;在村內實事工程建設中,村民楊德崇、張振海、馬廣印堅守在施工現場,義務為工程質量把關;在村內化解矛盾糾紛、辦理紅白理事時,村民李慶林、張振青、張志俊、楊鳳寶熱情服務,盡心盡力,為全村的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著眼細節 全面吹響鄉村振興號角
近年來,小廠村以打造“特色村寨”為抓手,突出抓好“五個一”建設,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民族特色村寨。
建設一個進村標志性建筑,在入村口新安裝木質村牌樓1座、在團結路西側安裝小牌樓3座;打造一條民族團結路,小廠村共有團結路、和諧路兩條主路,七條主街,近年來已經相繼完成升級改造;打造一處具有民族特色的街區,2017年起,村內相繼完成了團結路、宏興街、振興街兩側180個門樓、2000延米的墻冒改造工程;建設一批村民活動場所,小廠村現有村民活動中心廣場等3座高標準村民活動廣場和聚賢公園、聚賢公園2座街心公園;打造一批民族特色小院,中國人民大學大廠拓展區展示中心,是人民大學投資30余萬元改建的具有中式特色的展示中心,將于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順利葡萄園、福連園林都是小廠村的民族特色小院。
除此之外,小廠村緊緊圍繞村“會客廳”建設、商業街建設、周邊道路環境整治提升及商業街兩側商戶改造、周邊民宿改造等重點工作,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村“會客廳”項目是小廠村的展示窗口,外圍屋面采用瓦材屋面,屋內共分印象小廠影像空間、村寨保護成果目錄空間、小廠蝶變空間、鄉土風情空間四大展區,多方面、多層次講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小廠村的振興,既是村莊的展示窗口,又是旅游地標和陽光平臺。
目前,中心廣場已建設完畢,商業街已完成全段的石材鋪裝,西側段的管線入地工作,正在進行綠化工程,兩側已有3戶完成裝修,正在履行補貼手續;村“會客廳”整體建設完畢,內部布展已由“風語筑”公司進行入駐布置,建成后將是小廠村未來整體規劃的“點睛之筆”。
來源:廊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