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張娜)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回首過往,從2018年獲評“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至今三年的心愿,從2018年8月25日的誓師,至今800多天的等待,從2020年9月16日入圍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參評城市,至今成功獲評全國文明城市,大廠,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今天,讓我們一起與文明同行,解鎖創城密碼,感受我縣創城的鏗鏘步履。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我縣第十一次黨代會戰略性、前瞻性地確立了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的目標,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有效抓手和核心追求及最高目標。2017年5月10日,我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啟動大會隆重召開,一場全面、全域、全民、常態化的文明城市創建在176平方公里沃土上火熱打響。
高點起步 頂格創建
我縣堅持高起點謀劃、高規格組織、高標準對標,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總指揮長的創建指揮部,下設13個創建工作部,由分管縣領導牽頭、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形成了“上下貫通、條塊結合、齊抓共管”的創城工作組織體系。對創城工作實行全程目標化管理,對重大問題和重要事項及時進行研究部署,通過“周調度、月督導”,促進創城重點工作全面落實。
說干就干、干就一流。縣委書記、政府縣長等四套班子領導堅持重要工作部署、重大問題研究、重點環節協調、重大事項督辦,集中開展創城攻堅月、創城攻堅周等活動,深入創建點位,持續開展現場掃描,發現問題掛帳督辦、限時整改;縣創城指揮部對全縣78項重點創建工程周調度、周通報,對13個創建工作部每周工作情況進行專題通報;縣創城辦開展常態檢查督導,對存在問題進行掛賬督辦,限時整改落實,上下同欲、步調一致投入創城工作。
建管結合 全域推進
我縣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從改善民生出發,補齊短板、持續發力,全面推進縣城標準化建設和全域治理城鄉聯創,縣域整體環境面貌和人居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系統實施市場建設、老舊小區和背街小巷改造、城中村環境治理、路網管網改造升級、廁所革命、便民設施升級等實事工程,讓群眾從創城中感受到了黨委、政府的決心,看到了生活環境的變化,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創建熱潮。高標準建設文化館、圖書館、文博館、檔案館,新建城區居民晨晚練活動點,打造15分鐘健身圈,全面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我縣將“文明村”納入“五星級”農村黨支部創建內容,明確標準,制定細則,強化考核,同時,縣文明辦通過實地考察測評授星,大力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十個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又培育了文明鄉風。
好人之城 道德高地
善行大廠、道德家園,我縣廣泛開展全方位、多領域的道德實踐活動,深化文明陣地建設和全民素質提升。同步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全面開展文明商場、文明酒店、文明景區等行業性創建活動,開展文明養犬行動,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的良好社會風尚。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身邊好人”評選、“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最美文明家庭”評選、道德模范巡回宣講等活動,建成道德養成館,大力推廣“道德講堂”和“善行功德榜”,使“學好人、做好事”在各族群眾中蔚然成風。同時,我縣以全國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為契機,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常態化。依托縣鎮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在全縣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文明校園”創建和“小手拉大手、共創文明城”主題實踐活動,把思想道德建設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
文明花開 提質發展
文明創建成效顯,文明花開蝶自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扎實開展,有力推動了全縣各項事業發展。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中,我縣主要指標保持平穩增長,中國人民大學新校區大廠拓展區、國家京劇院文旅融合產業化基地、數字經濟總部商務區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接踵落戶,形成了智能制造、影視文創、都市食品和現代服務“3+1”主導產業集群。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創城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場永無止境的文明升級。大廠將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繼續以文明之美扮靚城市名片,以文明之基擦亮民生底色,是以文明之魂奏響發展強音,向打造更高標準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民族區域發展,落實五大理念新標桿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