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黃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雙擁”工作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推進,國防觀念與開放意識同步增強,優撫保障水平與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原則,全面推進黨管武裝、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和優撫政策落實等各項工作。今年,我縣榮膺“全國雙擁模范縣”。
領導重視,帶動示范。我縣定期召開縣委議軍會議、軍政座談會議、雙擁專題會議,每年“八一”、春節期間,縣委、縣政府領導都深入部隊走訪慰問。高度重視向部隊輸送優質兵員,2016年以來累計向部隊輸送新兵119人。先后投資4000余萬元建成燕祁路消防站,投資5200萬元建設民政技能服務樓,投資650萬元新建光榮院樓房一棟,投資1.2億元的多功能民兵訓練基地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中。全面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強化“駐地有防區、擁軍無界限”的理念,變駐地擁軍為走出去擁軍,縣人民政府與空軍93427部隊簽訂雙擁共建協議,開創了新時代雙擁工作新局面。
大力營造擁軍優屬濃厚氛圍,構建人人擁軍、處處擁軍的大格局,我縣著力加強縣鄉村三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建設,信息采集、懸掛光榮牌、優待證發放等工作全省率先落實。在廊坊率先設立退役軍人關愛基金,發出第一筆救助資金,部分退役士兵保險接續進度排位全省第一。涌現出2018年度中國雙擁人物--張順利、全省退役軍人管理服務先進集體——祁各莊鎮退役軍人服務站等一批典型。全縣初高中新生統一開展軍訓活動,利用清明節、烈士紀念日、建軍節,組織機關干部和學生、企業職工參加公祭活動,觀看“八一”文藝演出,接受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經常開展走訪慰問、文藝演出、交誼聯歡等活動。在公共場所設立“軍人窗口”等標識牌,實行軍人、退役軍人優先。民營旅游公司免費對軍人、退役軍人開放3A級旅游景點。
高標準推進安置優撫,高起點促進就業創業。我縣各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達到國家規定標準,優待面、定補面達到100%。對城鎮一至六級殘疾軍人的醫療全部實現實報實銷,將七至十級無工作單位殘疾軍人、“三屬”、在鄉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兩參人員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范圍,每年為他們發放門診補助金,同時按比例為他們二次報銷住院醫療費用。為重點優撫對象每人每年發放取暖補貼,實施免費體檢。采取“以獎代補”方式,對考取相關上崗證書的退役軍人予以獎補,實現了“培訓免費、考證免單”。
民擁軍,軍愛民。部隊官兵每年參加搶險救災演練,為駐地群眾開展義診活動,積極參與民族團結進步活動創建、文明大廠創建,參與義務獻血等社會公益活動,開展軍地基層黨組織互幫互學互促活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廠軍地軍民齊動員,駐地官兵、武警戰士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退役軍人參加所在村街、社區聯防聯控,并自發捐款獻愛心,共同守護了大廠零病例的“凈土”。縣人武部為武漢火神山醫院捐助1400套防護服,雙擁企業捐款50萬元,軍民魚水一家親的生動局面進一步濃厚。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全縣軍民將繼續傳承雙擁好傳統,奮進共建新時代,齊心協力打造更高標準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后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