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李月)歡樂迎冬奧,一起向未來。“冬奧百科”專欄,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些關于速度滑冰的小知識。
1.歷史起源
速度滑冰簡稱速滑,俗稱大道,源自北歐,是滑冰運動中歷史最為悠久、開展最為廣泛的項目。男、女速滑分別于1924年、1960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1988年冬奧會,比賽場地由室外轉入室內。
2.場地規格
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將在北京賽區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舉行,比賽場地周長為400米,比賽道分為內道、外道和換道區。北京冬奧會比賽場地將采用最新環保技術制冰,冰面溫度為-10.5℃至-6℃,厚度為2.5厘米。
3.比賽裝備
速度滑冰賽道長、速度快,比賽服裝都要考慮風的阻力,緊身服將帽子、上衣、褲子連成一體,由富有彈性的材料制成,經過嚴格的風洞測試,把阻力降到最小。克萊普新式冰刀別具一格,這種冰刀只有前點與冰鞋固定連接,后點與冰鞋不固定,從而延長了蹬冰距離,優化了動作結構,提高了滑行速度。
4.項目種類
北京2022年冬奧會速度滑冰項目共有14個小項,分為三類比賽形式,一是傳統項目,二是集體出發,三是團體追逐,一共將產生14枚金牌。
5.基本賽制
傳統比賽:兩名選手一組,分別在內道和外道出發,每滑行一圈雙方都要在換道區交換賽道,根據滑行成績排列名次,用時少者獲勝。
集體出發:選手同時出發,滑行16圈,途中每4圈結束設置一個積分點,共設3個積分點,最后一圈結束為終點積分點,途中積分點的前三名運動員獲得相應的積分,終點積分點的前六名獲得相應的積分,按照運動員獲得的積分進行排名。
團體追逐賽:每組兩隊,每隊三名選手,從相對的直道上同時出發。男子滑行8圈、女子滑行6圈后,以最后通過終點選手的時間決出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