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李月)相約冬奧會,一起向未來。“冬奧百科”專欄,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些關于冰壺的小知識。
1.歷史起源
冰壺起源于14世紀的蘇格蘭,1924年,首次以表演項目的形式在冬奧會上亮相,1998年開始,被列為冬奧會正式比賽項目。冰壺又被稱為“冰上國際象棋”,展現的是靜動之美和取與舍的智慧。
2.場地規格
冰壺標準場地長45.72米,寬5米,冬奧會賽場設四條賽道。為減小壺與冰面的摩擦,比賽前要在冰面上均勻噴灑水珠,形成點狀麻面。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比賽將在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進行。
3.比賽裝備
冰壺由壺體、手柄和螺栓組成,直徑不到30厘米,重量近20公斤。運動員借助啟蹬器發力滑行,兩腳鞋底的結構不同,便于在滑行與制動間切換。
4.項目種類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比賽共設3個項目,分別是男子冰壺、女子冰壺和混合雙人冰壺,共將產生3枚金牌,進行近100場比賽,是冬奧會場次最多、轉播時間最長的項目。
5.基本賽制
冰壺比賽時,每場由兩支球隊對抗進行,每隊由4名球員組成。比賽共進行10局。兩隊每名球員均有兩個冰壺,即有兩次擲球機會。兩隊按一壘、二壘、三壘及主力隊員的順序交替擲球,在一名隊員擲球時,由兩名本方隊員手持毛刷在冰壺滑行的前方快速左右擦刷冰面使冰壺能準確到達營壘的中心。球員擲球時,身體下蹲,蹬冰腳踏在起蹬器上用力前蹬,使身體跪式向前滑行,同時手持冰壺從本壘圓心推球向前,至前衛線時,放開冰壺使其自行以直線或弧線軌道滑向營壘中心。擲球隊員在力求將冰壺滑向圓心的同時,也可在主力隊員的指揮下用冰壺將對方的冰壺撞出營壘或將場上本方的冰壺撞向營壘圓心。八人共十六球之后結束,以場地上冰壺距離營壘圓心的遠近決定勝負,每只冰壺1分,積分多的隊為勝。
男女混合項目兩名隊員行使4個人的使命,預先放置“定位壺”增加了比賽的難度。每隊投 5 只冰壺。投第一壺的隊員也必須投最后一只壺。比賽中,站位、進營、擊打、掃冰,競技在寧靜中期待,在吶喊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