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王瑩)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情防控組印發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佩戴口罩指引”的修訂原因及主要修訂考慮。
為什么要修訂佩戴口罩指引?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類甲管”期間,國家先后出臺五版佩戴口罩指引,為保護公眾健康、有效防控疫情傳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8日,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式實行“乙類乙管”,防控工作全面轉入“保健康、防重癥”階段,期間倡導公眾繼續堅持戴口罩等良好衛生習慣。經過各方不懈努力,全國不到2個月時間實現了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當前我國新冠疫情總體處于局部零星散發狀態,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株還在不斷變異,我國仍存在疫情反彈的風險。根據我國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在前五版佩戴口罩指引基礎上,組織制定了《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公眾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以下簡稱《佩戴口罩指引》),指導公眾科學規范佩戴口罩。
最新印發的《佩戴口罩指引》的主要修訂考慮?
一是考慮當前疫情形勢和新型冠狀病毒危害變化,優化調整佩戴口罩建議,進一步減少了應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場景,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影響。二是重點定位于公眾佩戴口罩的指導,對與公眾生活、工作、學習等密切相關的常見情形和場景,提出應佩戴口罩、建議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分類建議。三是堅持動態優化調整的原則,《佩戴口罩指引》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和防控需要進行修訂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