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人乱精一区二区视频密-国产乱码在线精品可播放-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天天操狠狠-天天操国产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02:28:50
京東新城歡迎大家投稿來信,郵箱(dcxmt2018@163.com)

關注微信

掃碼關注
發布投稿
歡迎大家投稿來信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河北答卷|重點領域求突破,攜手下好“一盤棋”
來源:京東新城(轉載需注明出處) 日期:2023/5/5  點擊:635
責任編輯:劉冠英  


京畿大地,春潮涌動。

 

河北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要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等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提升交通互聯互通水平,強化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協同推進產業鏈融合,將機遇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區域交通更便捷。京張高鐵、津石高速等建成通車,京廊、京保、京涿開通通勤高鐵,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時交通圈加速形成。

 

生態環境更美好。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PM2.5平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均在60%以上,全省地表水國考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首次超過80%。

 

產業協作更緊密。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等產業鏈區域協作取得扎實成效。2022年,全省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403億元,同比增長13.7%。

 

關鍵處落子,一盤棋皆活。京津冀三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全面深化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協同發展,攜手并進、共贏共享的故事越來越精彩。

 

微信圖片_20230505164908.jpg

4月29日,游客從北運河香河中心碼頭乘坐游船,游覽運河風光。去年6月,大運河京冀段全線62公里實現互聯互通。 河北日報記者 趙永輝攝

 

交通“一張網”,構建高效快捷交通圈

 

在三河燕郊居住,到北京北三環上班,路上要花多長時間?搭上京津冀定制快巴,燕郊居民張海超給出的答案是1小時左右。“告別了早晚通勤2個多小時的過去,進入環首都一小時交通圈了。”張海超說。

 

為緩解環京地區通勤人員進出京交通不便等問題,在京冀兩地相關部門攜手下,去年7月,三河市至北京中心城區的京津冀定制快巴開始試運營,實行一人一座、遠端安檢、一站直達。截至目前,三河市京津冀定制快巴共運營6條線路,投入車輛39部,日均進出京客流3200余人次。

 

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深入,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推動廊坊北三縣與北京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交通一體化發展,強化三地鐵路、公路、港口、航空、公共交通協調聯動”“與天津聯手打造環渤海港口群”……省委書記倪岳峰到任河北后,多次召開會議研討,就如何抓好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作出一系列部署。

 

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河北交通部門與京津主動對接,強化溝通協調,召開三省市交通運輸部門對接會議70余次,簽署接線協議24份,制定區域協同標準10項,構建高效快捷交通圈,有力推動京津冀交通一體化部署加速落地。

 

“早上去,晚上回,能陪家人大半天。”京唐城際鐵路去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后,多次乘車去北京看望家人的唐山市個體經營者郭慶這樣感慨,“不是同城,勝似同城。”

 

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設,全省通車里程達到8243公里,位居全國第2位;打通拓寬京津“對接路”42條段、2540公里,連通干線公路達到47條、74個接口。

 

海港群、機場群建設提速。河北港口集團與天津港集團加強戰略合作,津冀港口集裝箱合作航線達到7條,占全省港口集裝箱總航線的1/10,干支聯動的集裝箱運輸網絡加速完善。河北機場集團依托首都機場集團管理優勢、技術優勢,積極建設和融入世界級機場群,石家莊機場空鐵聯運旅客占比保持在10%左右,對京津冀及周邊區域輻射能力不斷增強。

 

從陸地到海上再到空中,京津冀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生態“一盤棋”,共同守護碧水藍天

 

“請出示證件(證照),接受檢查。”4月27日,承德市生態環境局灤平縣分局執法大隊大隊長鐘春利與來自承德、北京的生態環境執法人員一起,陸續對北京密云水庫上游污水處理、進京路口柴油車尾氣排放、餐飲企業油煙治理等進行現場聯合執法檢查。

 

一灣潮河水,蜿蜒潤京華。潮河是北京密云水庫的重要水源地之一。為抓好潮河流域治理和保護,承德與北京開展跨界水生態聯建聯防聯治行動,建立了多部門聯合會商、水庫協調管控、斷面預警監測、涉水企業駐廠監管等機制。

 

在灤平縣境內的潮河流域,碧波蕩漾、水草豐茂,不時有棲息的候鳥掠過。“通過信息互通、聯合執法,京冀攜手形成了打擊涉水、涉氣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全力守護好碧水藍天。”鐘春利說。

 

同呼吸,共命運。京津冀地緣相接、水脈相連,處于同一個大氣流場,污染傳輸相互影響,單個地區進行生態治理難以取得良好效果。為此,以統一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監測、協同治污為突破口的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聯防聯控機制應運而生。去年,這一合作機制深化拓展為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常態化機制。

 

聯手減污降碳,讓空氣常新。十年來,截至2022年,三地分類整治“散亂污”企業16.3萬余家,開展農村及城鎮地區散煤清潔能源改造近1580萬戶,河北省基本淘汰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

 

深化流域共治,讓碧水長流。完成《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引灤入津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協議》續簽。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和引灤入津相關生態補償協議考核斷面水質均為Ⅱ類及以上。

 

一地吹哨、多地響應。在生態環境部的指導下,三地連續六年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建立重污染天氣預警會商機制,提升了生態應急治理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堅持生態“一盤棋”理念,強化聯建聯防聯治,繪就了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

 

產業“一條鏈”,繪就發展新版圖

 

保定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了!

 

4月28日,參加開園儀式的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格外激動。“這是保定市第一個以數字經濟命名的產業園區,將圍繞保定‘醫車電數游’五大優勢產業,打造數字經濟創業創新高地,加速保定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京雄保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建設。”張曙光說。

 

作為北京中關村京外設立的首家創新中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在設立之初就在探索產業鏈布局。“我們不光招攬科技企業,還通過引進第三方人力資源企業、法律服務站等,聯動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服務機構,進一步完善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張曙光說。

 

產業協同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棋盤上的關鍵一招。

 

河北加強京津冀產業政策銜接,借助京津科創資源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鞏固和優化一批上下游關聯度高、在國內國際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產業鏈條。

 

深化產業鏈融合發展,推動發展項目“北京研發、河北落地”。

 

聚焦汽車、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產業,河北推進延鏈補鏈強鏈,首鋼曹妃甸、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張北及懷來數據中心、衡水智能家居產業園等一批京津轉移重大項目進展順利。

 

以產業鏈重構為契機,打造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走進位于石家莊市國際生物醫藥園的石藥集團巨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物車間,全程智能數控設備正在加緊生產臨床樣品。石藥集團執行總裁姚兵說,這里可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流感病毒疫苗等多種疫苗,目前已經具備年產15億劑疫苗的生產能力。

 

搶抓全省打造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戰略機遇,石家莊醫藥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共有相關領域高新技術企業29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300余家。去年,石家莊市和北京大興區、天津經開區共同申報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入選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借助京津資源優勢,河北大力實施綠色制造試點示范、產業集群(基地)建設等重大工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

 

京畿大地上,三地企業不斷加強產業鏈間的協同創新,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更大成效邁進。(河北日報記者 貢憲云)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