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周媛)在第15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我縣開展多種形式的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活動,動員全社會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增強自救互救能力。
防災知識進校園,筑牢安全“防護網”。在縣城區第一小學,縣應急管理局聯合消防救援大隊、氣象局,圍繞“防范災害風險 護航高質量發展”主題,通過寓教于樂的視頻動畫、逃生演練、互動體驗、發放宣傳資料等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大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引導師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學會遇到緊急情況時冷靜應對,用正確的方法安全撤離。
為有效預防兒童溺水事件等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此次活動還邀請了專業救生員就夏季防溺水、意外事故施救等開展安全教育,通過講解與演示并重、理論與操作結合的方式,生動形象地為在場師生傳授了正確救助溺水人員、心肺復蘇胸外按壓、人工呼吸等應急救援技能,提高了大家的防溺水安全救援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
消防培訓強能力,提升技能保安全。縣消防救援大隊走進縣城區第二小學,為新入職教師講解滅火器及墻壁消火栓水帶的使用,教師們紛紛上前操作,近距離體驗滅火,大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將防災減災救災知識牢記于心。
在六年級一班,教師正在給同學們講授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等消防安全知識,在隨后的應急演練中,同學們更是有模有樣地參與其中。
在縣城區第一幼兒園,老師們圖文并茂地給幼兒講解地震危害和避險小知識,示范自我保護的正確姿勢。隨后,防震應急演練正式開始,各班級教師帶領幼兒以最快速度躲到安全區域,盡可能保護頭部。
雙手抱頭、彎腰低身、緊急撤離,各班級教師組織幼兒沿著疏散路線快速、有序地撤離到安全區域。
上門檢查除隱患,入戶宣傳防未然。廚房是家庭消防隱患的“重災區”,縣消防救援大隊的工作人員來到居民家中,檢查消防隱患,糾正廚房器材使用方法,提醒居民做好“三清三關”、安全用火用電用氣,并對居民提出的問題耐心細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