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人乱精一区二区视频密-国产乱码在线精品可播放-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人-天天操狠狠-天天操国产

2025年04月05日 星期六 01:33:34
京東新城歡迎大家投稿來信,郵箱(dcxmt2018@163.com)

關注微信

掃碼關注
發布投稿
歡迎大家投稿來信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河北答卷|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
來源:京東新城(轉載需注明出處) 日期:2023/5/17  點擊:696
責任編輯:劉冠英  


“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習近平總書記來河北考察時,多次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對民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河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認真解決就業、醫療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強化公共服務,兜牢民生底線,實施民生工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2022年,民生支出占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到81%,全省城鎮新增就業89.7萬人,完成棚戶區改造11.8萬套、老舊小區改造3698個,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6.5%,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2.1.jpg

  

5月9日,承德市雙灤區大貴口幼兒園的孩子們在操場上快樂玩耍。該園2022年進行了改造提升,辦學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河北日報記者趙杰攝

 

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畢業后,我就可以直接去文安縣中醫院上班了。”4月22日,看著剛簽的就業協議書,桑博軒一臉的興奮。

 

桑博軒是河北中醫學院的學生。當天,該院舉行2023屆畢業生春季校園招聘會,900多人現場簽約。

 

“我學的是針灸推拿,到縣級中醫院工作更能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桑博軒說。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一頭連著群眾生活,一頭連著發展大局。面對今年就業壓力加大的形勢,河北省各地各部門多渠道發力,打出穩就業“組合拳”。為高校畢業生送政策、送崗位、送服務、送培訓,健全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退役軍人就業保障,抓好零工市場建設……隨著一項項硬舉措落地落實,今年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22.16萬人。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倪岳峰多次要求全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走好新的趕考之路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對民生工作作出明確部署。今年,聚焦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河北省繼續實施20項民生工程,著力辦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事。

 

現代化的智慧課堂、高標準的體育設施,走進廊坊開發區第八小學,良好的教學環境讓人贊嘆。

 

這所學校去年9月建成投用,設有48個班、2160個學位,不但有效緩解了周邊居民及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就學難題,還讓走進校園的孩子們感到現代化的教學氛圍。

 

“有學上”到“上好學”。今年河北省在去年基礎上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擴容提質工程,截至3月底,計劃新建、改擴建的100所學校中,96所已經開工建設,力爭在秋季開學前投入使用。

 

學有所教,病有所醫。

 

前不久,家住邢臺市南和區三召鄉的張女士,因腦血管狹窄在南和區人民醫院治療了兩個星期,出院結賬時自己僅花了2000多元,“當時看著每天的費用單,以為怎么也得花個萬八千的,沒想到報了這么多。”

 

既要看好病,還要少花錢。今年河北省實施“三個百分之一”行動,即通過擴大目錄、集中帶量采購、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分別提高住院實際報銷比例1%,有效緩解百姓“看病貴”問題。

 

民有所求,政有所為。創建1000家以上省級食品安全標準化學校食堂,開展孕婦產前基因免費篩查服務,支持4萬戶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今年省級財政安排230.4億元資金,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同比增長17.7%,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下大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近日,家住唐山市團結里社區的63歲居民蔣艷麗,迷上了打乒乓球。

 

只要天氣好,每天清早,她就來到社區小廣場的球臺前,和鄰居對打幾局。

 

“你別看咱這小區都40多年了,可現在是住著舒心、玩得開心!”蔣艷麗快人快語,向記者說起了小區的新變化。

 

“多虧去年納入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現在路平了,環境美了,還安了這個球臺,鍛煉起來真方便!”蔣艷麗想起過去這里公共設施老舊,也沒有物業統一管理,十分感慨:“盼了多年的事終于實現了!”

 

團結里社區的美麗蝶變,是河北省深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工程的一個縮影。今年河北省將繼續加大改造力度,計劃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16個,棚戶區開工12萬套以上、建成8萬套以上,讓更多城鄉居民實現安居夢。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河北省高度重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下大力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小區環境越來越美,路邊綠地逐漸增多,城市犄角旮旯也多出了很多精巧別致的“口袋公園”……開窗見綠、出門入園,正在成為居民簡單而美好的小幸福。

 

不止在城鎮,隨著廁所提升工程穩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如火如荼,河北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不斷深化,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在燕趙大地更多涌現。

 

胡亂堆放的垃圾雜物沒有了,坑洼不平的小土路變成了柏油路。臨漳縣顯王村黨支部書記王巧玲感慨地說,過去村里的環境說“臟亂差”一點兒不為過,村民出行往往是“晴天一身土,雨天滿腿泥”,而現在“下雨天腳上不沾泥,刮風天身上不沾土”。

 

生活品質的提升,還包括日益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面向全省城鄉居民發放文化和旅游惠民卡(券)200萬張以上;深入實施體育場地設施惠民工程,建設更新群眾身邊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1萬處……

 

如今,越來越多的河北人走進劇場和球場,切身感受文體活動帶來的幸福感。

 

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織牢社會保障網絡

 

“總書記來到阜平縣,問寒問暖關心咱。時刻惦記老區人,看到貧困心不甘。哎嗨哎嗨呦,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要改變阜平縣……”

 

5月6日,吃了晚飯,66歲的脫貧戶杜呈蘭又在自家院子里,唱起了自編的阜平小調。

 

“就是打心眼兒里愿意唱?!倍懦侍m是阜平縣龍泉關鎮西劉莊村人,脫貧后她把自家生活和三里五鄉的新變化,都編進歌詞里,“駱駝灣,大改變。蘑菇棚,養老院。拆舊房,蓋新房。木頭房,澆筑梁。地板磚,黃泥墻,冬暖夏涼真舒暢……”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河北省以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扎實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兜住兜牢民生底線。

 

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底線。

 

開展摸排走訪。聚焦社會救助擴圍增效工程,運用“鐵腳板+大數據”方式,廣泛開展信息比對和監測預警,今年一季度全省共認定低保邊緣家庭85632戶。

 

完善救助政策。從加強低保救助、優化辦理流程等方面,提出17條政策舉措,持續做好低保等社會救助保障工作。

 

社會保障體系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網和社會運行的穩定器。

 

“孩子從小發育遲緩、四肢肌力弱,通過站床、低頻電刺激療法等康復訓練,現在已經能在輔助下行走了?!泵刻焐衔纾愂忻穸排慷紩Ш⒆拥蕉c康復機構訓練。

 

河北連續5年把殘疾人工作納入20項民生工程,今年實施精準助殘服務工程,根據殘疾類別、殘疾等級、服務需求等情況,有針對性開展康復、輔助器具適配、就業、托養等個性化服務,截至4月底,已服務117945人次。

 

從做好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群體參保工作,到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和失業保險金標準;從推進“孤兒助學”項目,到強化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河北以更大力度,聚焦特殊群體,織牢社會保障網絡。

 

一件件民生實事、一個個民生工程,辦到群眾的心坎上,暖到群眾的心窩里。

 

越來越多的“民生清單”,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幸福賬單”。

 

來源: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