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文化自信 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文化強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河北各界引發熱烈反響
“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河北各界反響熱烈,大家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文化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傳承賡續歷史文脈,發揚光大悠久文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是貫通歷史、現在和未來的使命擔當。
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感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離不開考古學。“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賦予了我們新的文化使命,對新時代考古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文瑞心潮澎湃、倍感振奮。他表示,要切實增強做好新時代考古工作的歷史使命感,立足河北大地,推進泥河灣東方人類探源工程,開展華北北部舊、新石器時代過渡模式研究等,充分利用考古發掘成果,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讓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長徐艷紅深受鼓舞。她說,要認真學習領會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文物保護研究和闡釋利用工作齊頭并進,實施“考古中國——紅山社會文明化進程研究”“考古中國——中原地區文明化進程研究”等重大考古項目;圍繞革命文物保護,長城、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等,實施重點文物保護項目。
作為文博工作者,河北博物院黨委書記、院長熊慧彪說:“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闡明了新時代堅定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堅持精神獨立和守正創新,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的使命擔當和根本要求。”他表示,河北博物院將繼續傳承和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和思想精華,利用博物館的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反哺功能,積極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滋養。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第一時間學習了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承德博物館副館長韓莉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歷史研究工作。今后我們要以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做好研史學史工作,更好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同時要堅持守正創新,賡續歷史文脈,凝聚民族精神,讓歷史照進現實、回應時代呼聲,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國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鑄之。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多年從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員李鑒修對此感受很深:“總書記關于‘兩個結合’的重要論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包含著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科學回答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基礎問題,豐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內涵和實踐途徑,闡明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政治理想等方面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的高度契合性。”
河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程立濤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中關于中華文明五個突出特性的闡述,極大地啟發了我們認識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只有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才能更好理解中國,才能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努力促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使之在相互結合、相互成就的實踐中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一篇關于新時代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建設的綱領性文獻,具有很強的政治和戰略指導性。”河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張瑞靜說,“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性,讓我們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明確歷史使命,做好文化傳承與發展創造。”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過程中,河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張芳深刻感受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要在培育和創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展現擔當、積極作為。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要求,指明的新方向。“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彰顯了富有創見的中華文明觀和中國文化觀,令人鼓舞、催人奮進。”河北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丁偉說,要切實肩負起守護傳承中華文明的職責使命,深入挖掘整理豐厚的中華文化資源,集中力量策劃推出一批彰顯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精品出版物,努力為傳統文化賦予更多時代精神、時代價值。
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河北省美協主席祁海峰說,作為文藝工作者,在新時代要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堅持文化傳承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深入生活,潛心創作,為時代畫像、為人民立傳,努力用跟得上時代的精品力作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盛世修文,古已有之。豐富燦爛的中華古籍典藏,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脈,成為我們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習近平總書記對典籍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讓河北省圖書館副館長冉華很受鼓舞:“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文化傳承數千年而不斷,古籍文獻的保存延續是重要原因之一。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助力文化強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河北日報記者劉萍、曹錚、史曉多)

河北:河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