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張娜)每年暑假都是溺水事故的高發期,天氣炎熱,孩子們總愛游泳、戲水,在水邊玩耍隱患多多。家長和孩子如何防范溺水事故的發生?遇到兒童溺水該如何采取急救措施?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防溺水相關知識。
預防開放水域溺水
開放水域往往是溺水事故的高發區,家長應教育孩子牢記以下幾點:
√應在家長或成年監護人的看管下參加水上活動,不允許單獨或與其他小伙伴一起去水邊玩耍或游泳。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玩,比如水塘、水渠、水庫或江河等。
√不擅自下河或水庫等無安全設施、無救援人員的水域游泳。
√不擅自結伴去河邊等地釣魚。
√不在水中吃東西,防止嗆水窒息。
√不在水中互相打鬧。
√不熟悉水性、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和家人去海邊游泳時,一定要穿上安全、合身的救生衣,并扣好所有扣帶。
√和家人一起坐船時一定要穿救生衣,并保證扣好所有扣帶。
√學習心肺復蘇,以備不時之需。
如何辨別是否溺水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或可挽回溺水者的生命。如何辨別兒童溺水者,需牢記這七種跡象:
√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劃水向救援者移動。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后下沉。
√溺水者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兒童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惕。
√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發生溺水后應采取哪些急救措施
√迅速救上岸。最好從背部將落水者頭部托起,或從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將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堵塞物。讓溺水者頭朝下,撬開其牙齒,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內雜物。
√倒出呼吸道內積水。救人者半跪,頂住溺水者的腹部,讓溺水者頭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對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剛剛停止的溺水者,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同時做胸外心臟按壓。
√吸氧。現場有醫療條件,可對溺水者注射強心藥物及吸氧。條件不足時,用手或針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脫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著外套,要盡早脫下,濕漉漉的外套會帶走身體熱能,產生低溫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