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肖楠)氣溫逐漸升高,溺水事件進入易發期、高發期。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野外水域為什么危險?溺水后如何自救?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防溺水相關知識。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游泳、水性好的人。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游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
野外水域為什么危險?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對所在水域情況并不了解,有些水域看似平靜,但水下經常會有漩渦、暗流,容易發生意外。
2.野外人員稀少,一旦出現體力不支等意外情況,很難在第一時間被施救。
3.野外水質污染也比較多,游泳難免會喝水,對身體難免有害處,過敏體質的人也不適宜到這樣的水域游泳。
溺水后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張,盡量保持冷靜,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不將手舉過頭頂,不拼命掙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3.放松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屏住呼吸,頭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4.呼吸時注意吸氣要深、呼氣要淺,雙手和雙腿有規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緊,同時向周圍求救。
5.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6.遇人營救,積極配合,切勿驚慌抓抱救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