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放羊一邊發電,還有這樣的好事?您別說,在承德圍場,還真就開眼了。河北新聞聯播報道,承德建立的“牧光互補”模式促進了養殖業轉型,探索出了一條綠色能源產業與農牧業相結合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目前,“牧光互補”在圍場已經實現了年發電5億多度、年產值2.2億元的成果。
牧光互補,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棚下養殖、棚上發電”的新型生態農業方式。從空間利用上來看,棚頂為光伏,棚下是牧草,二者完美搭配;從功能性來看,光伏板能夠起到隔熱擋風等作用,相比傳統頂棚,可以創造更多價值。
要說它的作用,那可大了去了。首先是養護牧草,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光伏板的“庇護”下,不僅牧場植被可以免受烈日大風的侵襲,還能對養殖的動物起到保護效果。這種模式既不會影響養殖業,也沒有影響發電效率,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
其次是助力生態修復。牧區大多建在高原或者山地,這上面修建光伏電站能有效防風固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土流失問題,對當地生態環境和氣候改善自然也就做出了貢獻。
最后是降低成本,開辟致富新道路。原來,牧民澆水、用電,單純是為了養殖,資源浪費不說,收益還少,現在,光伏發的電可以解決養殖場的日常用電,清洗維護光伏板的水下滲到地面,又可以反過來滋養農作物,可謂是一勞多得。養殖發電雙豐收,致富增收不在話下!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