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小香菇,個個傘大、肉厚,仔細聞聞,還有一股特有的甜香味。這些啊,都是張金霞研究員在承德平泉整整17年工作成果的閃亮“獎章”。誰是張金霞呢?
河北新聞聯播報道,京津冀人社部門簽署人才工作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推動三地人才工作協同發展。張金霞就是一位在平泉的北京專家,她是中國農科院研究員、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的首席科學家。
北京的專家為啥到平泉呢?因為平泉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平泉氣候冷涼,特別適合種香菇,這是天時;香菇嬌嫩不方便長途運輸,而平泉剛好接近京津大市場,這是地利;說到人和,當然就是國家的各項政策扶持。
“與其說是我選擇了平泉,不如說是平泉選擇了我。平泉是食用菌產業大縣,縣里專門建設了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院,配備了年輕的科技人員配合我們技術落地,就這樣,我們的技術在平泉扎根開花結果了?!?/span>
在張金霞團隊的帶領下,平泉菇農們由經驗種菇變成了科學種菇,香菇質量得到大大提高。優質菇率達到85%以上,價格由當初的2-3元/斤提高到如今的4-8元/斤,平泉香菇已經成為我國夏季優質香菇的代名詞。
目前,已經有中國農科院、中國工程院等122名高水平人才來到平泉,他們自主研發并推廣新型農業產業技術50余項,多項技術成果在全國遙遙領先。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