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損失奪回來,把希望種下去。
河北新聞聯播報道,石家莊井陘縣在洪澇過后就一邊組織村民開展自救,一邊發種子、送技術,爭取最大程度降低老百姓損失。
“災情發生后,我們農業農村局在統計核查災情的同時,為減少災害損失,鼓勵支持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盡快恢復到災前水平。”井陘縣農業農村局農業生產股股長、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楊建榮說。
如何自救?村民們先在田間開挖溝渠,將雨水引流出去,然后將水毀少的玉米扶起,受水災嚴重爛根的玉米就直接鏟掉,重新補種蔬菜。
為啥要補種蔬菜?因為生長周期短,能快速挽回損失。
井陘縣通過與各級農科院聯系,給村民們準備了復耕的兩種優質蔬菜種,秋白菜和水果蘿卜。
“上邊為了確保咱們老百姓生活,給了咱們菜籽,是優質品種,再過個十天半月就能吃了,老百姓挺喜歡。”孫莊鄉北王莊村村民張文五說。
“兩次共發放秋白菜種子1000斤,水果蘿卜種子750斤,由鄉鎮負責發放到村到農戶,對絕收地塊進行復耕復墾。”楊建榮說。
種子有了,技術也要管。井陘縣邀請省、市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縣里再派出8個技術指導組,跟鄉鎮、村委干部一塊兒,奔赴田間地頭現場指導。
不僅如此,上級部門還給井陘撥付了農業生產救災資金,他們第一時間制定了資金使用方案和補助辦法,很快就可以撥付到各鄉鎮,發放到農戶手里。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