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黃土嶺、小山窩、廢棄校舍和木工廠,如果加上人才與技術做的“催化劑”,能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專業仿真艦船模型!
這可和市面上見到的模型小玩具不一樣。要是配合設計圖紙一起看,這種專業船模可是造出真船的重要參考!
除了造船單位,現如今的中小學國防教育基地、高校實驗教學、高檔模型紀念品的制作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仿真艦船模型。
那如何才能高效率地造出專業仿真船模呢?
航海之窗模型公司創始人萬曉笠說:“我以前是從事艦船設計及科研管理工作的。在30年前,專業的仿真船模只能依靠手工制作,耗時長、效率低,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我通過反復琢磨,利用注塑模具加工塑料產品的方法。研制出了1:300的哈爾濱艦模型的模具,解決了當時的技術難題。”
有了先進技術,生產力更要跟上。20年前一次偶然的業務考察,讓萬曉笠來到了離北京不遠的灤平西小營村,開始和村民們一起進行船模的批量化生產。
在村中廢棄的校舍、木工廠里,他從最簡單的噴漆開始教起,用當年剛剛出現的激光切割機進行下料,將船模產品按零配件及工藝分解到各家各戶,形成制作產業鏈。一筆筆來自造船廠、教育基地、高校博物館等地的訂單,使村里的船模生產形成了規模化經營,農戶們在家門口有了“上三險”的新工作,月收入能到6000多元!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