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涿州的崔西慶一直在忙碌。第一批10萬尾鱘魚魚苗已經到貨,被洪水沖垮的養殖場又熱鬧起來了。河北新聞聯播這兩天也在持續關注災區恢復重建的新聞,崔西慶的養殖場,就是在當地政府部門幫扶下重新開張的。
崔西慶是涿州市高英宇隆水產養殖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他的養殖場占地90畝,有3個養殖大棚,主打鱘魚,原本生意很好。然而,一場暴雨,沖毀了魚塘。更讓崔西慶著急的是,退水后魚池里還剩下大量死魚,夏天氣溫高,不及時處理就會出大問題。
還沒等洪水完全退去,崔西慶就和員工們一起打撈死魚,但魚太多了,根本忙不過來。崔西慶給涿州市農業農村局打去求助電話。
崔西慶說:“晚上,(涿州市)農業農村局就協調無害化處理車把死魚拉走。第二天,又協調過來40多個人幫我們一起打撈池子里能打撈上來的(死魚)。農業(農村)局又協調幫我們弄來了生物制劑,做生物降解。”
涿州市農業農村局還邀請技術人員實地察看,并為養殖場恢復生產提供技術方案。到8月15日,整個養殖場基本消殺完成。崔西慶拿出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借錢買了新魚苗。8月19日,新魚苗從湖北運過來了,魚池里又響起了魚翻騰的聲音。
崔西慶說:“先把養殖場運行起來,起碼能給員工開工資、付得起電費,爭取盡快恢復到以前,甚至比以前更好!”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