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離地面30米的50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上,線路出現問題怎么辦?以前靠電力工人爬塔帶電作業,現在咱們有了新選擇,用“無人機+機器人”就能搞定。河北新聞聯播報道,咱們省首次開展超高壓輸電線路“無人機+機器人”帶電作業。
超高壓輸電線路上最多發的一類問題,是銷釘缺陷,也就是螺栓的保險銷掉了或者破損了。千萬不能小看這個小小的銷釘,它可是桿塔和導線穩固的關鍵,“無人機+機器人”帶電作業就是針對這個問題研發的。說具體點,就是無人機將輸電線路智能機器人吊裝到導線上,工作人員通過地面控制平臺,控制機器人在線上“行走”,處理導線端各類銷釘的補裝工作。
人工帶電作業,需要穿著憋悶的屏蔽服,在高空腳踩銀線作業。機器人“上崗”后,相當于延伸了電力工人的雙手,讓帶電作業安全又高效。
“人工帶電處理這樣的銷釘缺陷,需要5個人同時協作,大約需要一個半小時,而采用‘無人機+機器人’的作業方式,只需要機器人操作員、無人機操作員和工作負責人3人密切配合,半個小時就能完成缺陷處理。用機器代人的方式,避免了人員的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等風險。”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智能補銷機器人研發團隊成員依陽說。
這個能在超高壓輸電線上工作的機器人,是國網河北超高壓公司自主研發的,足足花了2年7個月的時間,已經是2.0版本了,還是個30多公斤的“小胖子”。未來,研發團隊還將在機器人輕量化上下功夫,采用碳纖維等材料,給機器人“瘦身”,讓機器人在超高壓輸電線的“行走”步伐更輕盈。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