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段美嘉:當科技遇上車,咱家的汽車能變得多聰明?猜,大膽猜!
這兩天,河北新聞聯播持續關注了2023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扎堆的“黑科技”讓我們提前感受了一把“未來的生活”。
工作人員:車窗留個縫,空調調到最低,前排座椅通風全部打開,播放音樂。
智能汽車:好的,搞定了!
段美嘉:一口氣說了4個需求,一兩秒的時間,這些需求全部被滿足。其中“留個縫”的需求,是一個需要進一步思考的表達,多少厘米算是“縫”?“聰明”的汽車也聽懂了,它留出了接近手指寬度的縫隙。從現場的情況看,對于這種需要思考的指令,汽車的完成度表現出色。
反復訓練的人工智能與汽車的融合,讓汽車變得更加聰明。汽車和手機互聯技術,則讓大小屏的轉換發生在一瞬間。
工作人員:導航到火車站。你看,我的手機一碰大屏,這個路線信息就從手機流轉到大屏上了。
段美嘉:以前的汽車和手機是各自獨立的,未來實現互聯后,車主在手機上操作的一切功能,都可以直達大屏,這就像在手機和汽車之間建了一條高速公路,看電影、打電話、聽歌、導航等功能,能實現無縫流轉。
說了這么多,這些都是靜態環境下汽車的表現。真正上路后,汽車還有啥“牛”操作?
工作人員:駕駛人員不需要任何操作的情況下,汽車可以根據導航上下高速,也可以根據其他車道的車流情況變道。
段美嘉:從固定車道內的加減速,到自動變道超車、紅綠燈識別、人行橫道線前降速觀察,汽車不停地學習新知識,滿足新需求。
智能、安全、貼心、便捷,未來的汽車就像一個聽話的朋友,伴您一路暢行!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