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近年來,糖尿病發病率不斷升高、患者群體不斷年輕化令人警惕。按照 2019 年的數據,中國糖尿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全球糖尿病在 20 歲~ 79 歲成人中的患病率為 8.3%,患者人數已達 3.82 億,其中 80% 在中等和低收入國家。
中國 18 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 11.6%,意味著,每 10 位中國成年人中,就有 1 位患有糖尿病。
更嚴重的是,在中國,糖尿病患者知曉率僅為 30.1%,這意味著我國1.14億糖尿病患者中,有約 8000 萬人不知情。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有一個有意思的發現:吃辣能改善血糖。
這項研究基于覆蓋全國所有省份的 2 億多中國人樣本展開,分析了飲食偏好的地理分布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
愛吃辣的人真的更不容易得糖尿病嗎?
研究結果顯示:油炸、燒烤、甜食和糖尿病發病風險呈正相關,而辣卻相反。也就是說,喜歡吃辣對于糖尿病反而是保護因素,能夠顯著改善空腹及餐后血糖。而「麻」雖然不能顯著降低疾病的發病率,但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葡萄糖的代謝。

科研工作者也在不懈地探索中,有研究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與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胰島素水平有關。
吃辣的食物會促進脂肪氧化、能量消耗,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發生的風險。
另有研究發現,辣椒可能會增加胰島素受體的數量或者親和力,提高胰島素的清除率,改善餐后高胰島素血癥,所以經常吃辣的人出現餐后胰島素血癥的概率會更低。
也就是說,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愛吃辣確實可能對糖尿病比較友好。
所以,用“多吃辣”的方法來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科學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辣食”,比如火鍋、麻辣燙等除了辣之外,往往會同時有高油、高鹽等問題。
所以在具體的食物選擇上要注意堅持飲食清淡的原則,需要適度食辣。

除此之外,我國的糖尿病人群主要還是中老年人,胃腸道狀況能不能接受辛辣食物的刺激是因人而異的。
如果平時吃了辣就腸胃不適,或是有其他不舒服,那就不建議吃辣。有慢性咳嗽、支氣管炎擴張的人也不能吃辣,會有誘發哮喘的風險。
在身體能接受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多吃點辣。比如用辣椒代替一些重口味的調味品,就是比較健康的選擇。
另外,還要注意避免重油重鹽的烹飪方式。
如何正確預防糖尿病呢?
首先要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及良好的心態等。
其中合理飲食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主要包括飲食規律,少食多餐,控制食物熱量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等。
同時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和游泳,也有助于機體免疫力的提高,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除此之外積極良好的心態,對于糖尿病的預防也有一定的作用。
其次,需要加強高危人群糖尿病的篩查。
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糖耐量受損或空腹血糖受損史者;年齡大于 45 歲,體重指數超過 24 者;
有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癥者;
有高血壓和(或)心腦血管病變者等,應加強對此類人群的糖尿病篩查,定期進行空腹血糖或糖耐量的篩查,應及早進行預防干預
如果得了糖尿病應該如何處理呢?
1、控制飲食
得了糖尿病的患者往往是與飲食習慣密不可分的。所以控制飲食能夠有效的控制血糖,減緩糖尿病繼續加重。
最主要的是飲食搭配,清淡的飲食多吃綠葉的蔬菜和粗糧,不吃過于油膩或者是熱量較高的甜點以及糖塊、碳酸飲料等。
2、運動治療
有氧運動能夠將身體內的血糖降低,選擇一些有氧的運動,如游泳慢跑慢走,騎自行車等其他一些有氧的運動,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目的,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產生與發展。
3、藥物治療,結合醫囑
西藥的選擇主要有口服降糖藥,如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利格列汀、達格列凈、羅格列酮以及其他相關的口服降糖藥。
也可以選擇皮下注射胰島素進行治療,胰島素的種類有很多,包括速效胰島素、超速效胰島素、預混胰島素和長效胰島素以及中效胰島素等。
所以,不要盲目用吃辣的方法來應對糖尿病,需要規律地飲食、保持心情愉悅,用科學辦法來預防和應對糖尿病。
來源:科普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