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張娜)農村公路猶如鄉村血脈,一頭連著民生,一頭連著鄉村發展。我縣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總目標,高質量推進農村公路提檔升級,不斷完善便捷高效、普惠公平的農村公路路網體系,全面改善農村人居通行環境,為鄉村振興鋪就康莊大道。
村路是公路路網中最小的“毛細血管”,連接的卻是農民的家門口。在祁各莊中學東側,不久前完成改建工程的道路平坦寬闊、煥然一新,車輛來往穿梭,一改往日的破損顛簸。
便利的不只是村民王敬明。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民心工程,持續深入推進,投資1466萬元,完成了大馬莊至一村農村道路改建、侯譚線(八百戶至譚臺村)大修、祁各莊中學東側農村道路改建、芮屯至王果子農村道路大修等4項“三重”工程,切實提高城鄉出行便利度,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在打通建好農村公路的基礎上,縣委、縣政府不斷完善“公路+旅游”“公路+產業”發展模式。我縣成功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杯”半程馬拉松比賽和公路自行車邀請賽,共吸引國內外參賽選手2900余人,選手家屬和觀賽觀眾超20萬人,賽事直接和間接產生經濟收益達8000余萬元,全面帶動餐飲、商超、住宿、旅游等產業發展,為大廠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堅持建養并重、管養并重,為農民增收、產業增強、農村增美鋪就康莊大道。目前,我縣已完成各鎮域破損公路修復養護2700余平方米,修復排水方溝、擋土墻1000余延米,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517.64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