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記者周少紅)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氣溫攀升,夏季如何健康養(yǎng)生?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了解。
飲食有原則
中醫(yī)認為夏季陽氣熾烈,一旦陽氣過剩、心火過旺,不僅容易煩躁發(fā)火,還會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飲食應(yīng)遵循“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diào)養(yǎng)胃氣”的原則,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例如,苦瓜含有獨特的苦瓜甙,食后可袪暑清心,對胃病、濕熱痢疾、嘔吐腹瀉等有較好效果;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還可以醒酒、減肥;黃瓜的細纖維素對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出和降低膽固醇有一定的作用。
起居有門道
夏季日出早而日落晚,白晝時間長,中午溫度高,人們易出汗,加上午飯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腦的供血減少,會感覺昏昏沉沉。起居最好能順應(yīng)自然規(guī)律,注意早睡早起,養(yǎng)成午休的習慣。午休時間以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可緩解白晝過長的倦怠,讓身體陰陽平衡過渡,還可避免炎熱天氣帶來的煩悶,從而養(yǎng)足精神,提高效率。但午睡時間不能太長,否則睡醒以后反而容易頭痛、頭暈、乏力,影響夜間睡眠。
劇烈運動要減少
夏季每天抽出1小時左右進行室外活動,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每次鍛煉達到發(fā)汗的程度,以提高機體的散熱功能,最佳鍛煉時間是早上和傍晚的6-7點,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當氣溫高于29℃、濕度高于75%時,要減少運動量,以防中暑。一般來說,老年人可選擇慢跑、散步、舞劍、體操等緩慢、輕柔的運動;中年人適合快走、健身操、騎車等;而中小學生和年輕人則以跑步、跳繩、打羽毛球等為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