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郭志媛)中醫常說“冬為陰,夏為陽”,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期,自然界和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此時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活血通絡等治療措施,可增強機體抵御病邪能力,同時又有助于祛除體內陰寒,從而達到治療或預防“冬病”的目的。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貼也火了起來,那么,三伏貼有哪些好處呢?應該怎么貼?哪些人不能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
三伏貼適應癥
1.呼吸系統疾病:慢性支氣管炎、哮喘、過敏性鼻炎等。
2.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等。
3.疼痛性疾病:頸肩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4.婦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宮寒、陰道炎、盆腔炎等。
5.亞健康狀態:失眠、慢性疲勞綜合癥、免疫力低下等。
6.小兒疾病及體質調理:消化不良、腹瀉、遺尿、體虛易感、哮喘、生長發育遲緩等。
貼敷時間
1.頭伏貼:7月15日~ 7月24日
2.二伏貼:7月25日~ 8月3日
3.閏伏貼(中伏加強):8月4日~ 8月13日
4.末伏貼:8月14日~ 8月23日
貼敷注意事項
1.貼敷選擇在每伏的第一天是為了與天時相應,激發體內陽氣。而一天之內,白天陽氣旺盛,因此白天貼敷最好,晚上不宜貼;而白天又以上午最佳,因為上午陽氣初升。
2.敷貼對象:3歲以上兒童及成年人。
3.貼敷時間:成人 4小時;兒童2小時。
4.禁忌人群:孕婦、3歲以下兒童、敷貼局部有破損者不宜貼;疾病發作期,如正在發燒。
5.貼敷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忌食海鮮,避免電扇直吹或溫度過低的空調房間久待。
6.貼藥后,部分患者局部可能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大多可以忍受,若感疼痛或燒灼嚴重可提前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