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嘛,手把手幫著解決難題、把科技送到農戶身邊的曲周科技小院,現在有了“國際版”。前不久,中國農業大學和馬拉維科技大學決定聯手共建科技小院非洲中心,讓非洲更多國家的農民也能依靠農業科技豐富“糧袋子”。河北新聞聯播近期關注了這件事。
科技小院的理念很簡單,就是讓高校農業專業的師生們走到田間地頭,親手實踐,將最新的科研成果帶給農民。他們不僅教農民如何選擇優良種子、檢測土壤成分、根據需要施肥,還要教農民如何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這樣的高科技,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中國,這個項目已經成功運行了15年,全國范圍內有超過1500個科技小院,支撐著鄉村農業生產的發展進步。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辦公室主任 呂振宇:我們曲周科技小院模式,也有創新,除了來自中國的學生,每年春季,我們這還會迎來一批非洲學生。這些非洲學生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共同探討農業技術。自2019年起,我們的科技小院已經為12個非洲國家培訓了91名農業專家。這些專家回到自己的祖國后,也紛紛建立了科技小院,通過這些小院指導下的農戶所種植的糧食產量顯著提高,事實證明,“曲周經驗”在非洲同樣適用。
如今,非洲各國已經設立了多個科技小院。科技小院非洲中心將作為這些科技小院運作的核心樞紐,負責集中培訓和促進學術交流等工作。區別于“曲周版”統籌、管理、服務10多個科技小院,這個“國際版”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服務于非洲多個國家,并且是一個由多方主體共同參與的創新平臺。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