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領高超、技術精準、安全又省力……硬核“打工人”實力上崗!看,它一只“手臂”捏起一根電線,另一只“手臂”舉起剝線器,兩只機械臂相互配合,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一氣呵成。
近期的河北新聞聯播報道了咱們省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國網衡水市桃城區供電公司利用帶電作業機器人進行線路搶修、運維等作業,在高壓線上“穿針引線”。
帶電作業機器人通過圖像識別、智能感知等技術實時監測周圍環境,能快速識別供電線路的空間位置,規劃出移動路徑。地面工作人員只需操作平板電腦就能控制機器人的“手臂”和工具。
在桃城區康辛莊村的維修現場,由于高壓導線和低壓導線距離過近,即使操作人員做好絕緣遮蔽,安全距離也達不到安規標準。供電人員就利用機器人靈活度高、能任意伸展的特點,順利解決了問題。
傳統帶電作業有觸電、墜落等危險,作業人員要身著厚重的絕緣服,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期間,很容易出現中暑的情況。與傳統帶電作業方式相比,機器人帶電作業能夠實現工作人員遠程一鍵式操作,讓作業人員全程與帶電設備“零接觸”,安全又可靠!
“帶電作業機器人的應用不僅保障了我們帶電作業人員的安全,還節省了人力。以前帶電作業需要5個人協同作業,現在只需要2個人,甚至1個人操作即可完成。”國網衡水市桃城區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姚雪杰說。
帶電作業機器人的“上崗”,在衡水可是首次,這也標志著衡水在配網智能化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