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新媒體記者 張謝雅:一秒鐘可以干什么?向前邁一小步,眨一次眼睛,完成一次呼吸,一秒鐘往往在我們不經意之間就會悄悄溜走。而對于一臺計算機來說,一秒鐘它可以完成上萬億次的計算。
這可不是夸張啊朋友們,舉個例子,網約車都叫過吧,同一時間平臺會收到來自不同地方的申請,而且這些人去的地方還都不一樣。先給誰派車?怎么派車?如何規劃路線才能夠避免顧客等待的時間過長?這些問題像一個毛線球一樣,你要是給了我,我一天也解決不了。但是平臺可以通過不到一秒鐘的時間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這就是算力。
在數字經濟時代,算力已經成為一種和水、電一樣不可或缺的公共資源。無論是你打車、刷劇、網購、玩游戲,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算力。那你知道嗎?這些算力很有可能就來自河北。
騰訊河北區負責人 王靜楠:沒錯,是這樣的。我們平時用到的騰訊游戲、騰訊視頻的APP、騰訊體育的APP,都是由張家口懷來數據中心作為支撐來實現的。
那么,騰訊除了做大家所熟悉的C端業務之外,我們還做了大量的B端的業務,比如說在張家口懷來的數據中心,我們投放的服務器規模已經達到了60萬臺,未來一年我們還會繼續增加投放。
前不久2024年中國算力大會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4年)》的報告中,河北省的綜合算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在城市算力分指數排名上,河北省的廊坊市、張家口市分別位居全國的第一和第二,河北算力能夠跑出加速度,離不開好政策。
博大數據生態總監 王少埔:我們在北京有8個數據中心,廊坊背靠北京,但是它的地價、電價,包括水的價格相對于北京來說是低很多,這對我們成本有很大降低。我們的數據中心從規劃、拿地到建設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這也是我們愿意在廊坊繼續一直深耕下去的一個原因。
最近河北新聞聯播里出現的人工智能、行業大模型都離不開強大的算力。強大的算力為河北發展人工智能產業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元的產業布局為河北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我們也期待通過2024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有更多創新力量加入河北,讓我們共同做好這道“算數題”。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