顆粒要歸倉,新糧住新房。
河北新聞聯播里說,秋收秋種基本結束,今年我省秋糧產量增幅有望實現新突破。在秦皇島,30座新建糧倉馬上就能“入住”啦。糧食的“新房”長啥樣,咱們一起去看“房”。
它叫淺圓倉,是目前我國糧庫新倉建設的主流倉型。再去糧倉里面瞧一瞧。頂部怎么有幾個大小不一的孔?負責建糧倉的高經理說,這些孔連接著糧倉的殺菌系統和通風系統。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高亞星介紹:“咱們看到的這套系統叫做環流熏蒸系統,氮氣從氮氣管線輸送到熏蒸系統,通過熏蒸系統直接輸送到倉體內部,實現長時間的倉內糧食儲存及保管。”
氮氣對人體沒有傷害,向糧堆充入氮氣,當濃度高于98%時,糧堆里的害蟲就被消滅了。同時,充氮氣也是食品保鮮的高招,用氮氣保鮮的糧食水分不會丟失,口感更好。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高亞星接著介紹:“咱們看到的這套設備叫做通風系統,與倉內的溫控系統聯動。當倉內溫度達到一定條件后,通過智能控制來實現自動啟停,調節倉內溫度,防止倉內溫度過高及霉變。”
糧倉里面,一根根藍色的電纜從倉頂垂下。這是專門用來測溫的電纜,每個糧倉有大概500個測溫點,能夠隨時精準感知糧食“體溫”。糧倉內溫度過高,通風蓋就會自動打開,空氣上下流通,幫助糧食均勻散熱,再配合風冷系統,使倉庫溫度始終控制在25℃以下,糧食存放多久都不會變質。
在科技的加持下,糧食住上了有智慧的“家”,糧食存儲更有保障。
來源: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