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郭志媛)小雪到,冬始俏。11月22日凌晨3點56分16秒我們正式迎來“小雪”節氣,但小雪節氣不等于下雪,古人以雪命名節氣反映了低溫的變化趨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小雪節氣的養生小知識。
小雪有三個物候現象
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小雪節氣過后,氣溫急劇下降,十分適合腌制和冬儲食物,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
防寒保暖要做好
常言道:“若要安逸,勤脫勤著。”小雪時節,濕潤的空氣會使呼吸系統的疾病有所改善,但雪后會出現降溫天氣,所以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早睡晚起 睡前泡腳
隨著天氣變冷,太陽出來的時間變晚,此時宜避寒藏暖、早睡晚起。晚上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底穴位,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抗寒能力,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
小雪時節,宜吃溫潤益腎的食物。食補的方式有很多,而其中湯補可謂是“食補之首”,食物烹調可多采用燉食,這樣營養流失較少;多食熱粥滋補肝腎、清瀉內火、預防感冒。
鍛煉以舒緩為主
民諺云:“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小雪時節天氣寒冷,應適當鍛煉,但要避免劇烈運動,要以舒緩、溫和的運動為主,同時要避免在大風、大寒、大雪、霧露中鍛煉,推薦慢跑、散步、太極拳等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