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張娜)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已于2024年6月28日通過,自11月1日起施行。什么是突發事件?突發事件如何分類分級?下面一起來了解。
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是突發事件應對領域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這次全面修訂是應急管理法治建設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將為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突發事件分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把突發事件劃分為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四大類。
突發事件分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規定,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可以預警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級別,按照突發事件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四級,分別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標示,一級為最高級別。
預警級別的劃分標準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