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王瑩)2024年,我縣堅持以體為媒、以賽興業,聚焦與北京市通州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高標準舉辦好系列體育賽事,推動賽事流量轉化為經濟增量,促進“體育賽事+”文化、旅游、商業等多業態融合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杯”半程馬拉松賽、公路自行車邀請賽、中國式摔跤交流賽以高標準、高規格的精彩賽事,吸引了國內外參賽選手6000余人,選手家屬和觀賽觀眾超50余萬人,全縣體育賽事直接和間接產生經濟收益達8000余萬元,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30余家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除此之外,我縣還積極舉辦“戶外在河北”中國式摔跤邀請賽、“戶外在河北”歡樂騎游活動、全縣職工籃球比賽等體育賽事,以多彩賽事聚人氣、提消費、促經濟,讓“假日經濟”持續火下去。
精彩的競技體育賽事高潮迭起,精心籌備的文藝節目異彩紛呈。假日期間,金秋采摘季“四季村晚”示范展演、文化進基層惠民演出、打鐵花特色表演和兒童劇目等演出精彩上演,吸引眾多觀眾慕名而來,助推消費市場持續升溫。
美食節、采摘節、文博游、稻田捕蟹,多個“花式”文旅項目助陣賽事開展,打造了能玩、能逛、能體驗的“體育+旅游”消費新場景,讓八方來客沉浸在盛大活動營造的獨特氛圍之中,流連忘返,贊譽有加。
以體育賽事為杠桿,撬動消費、旅游等產業融合大“蛋糕”,帶動餐飲、住宿、旅游等行業發展,不僅豐富了群眾的文化體育生活,還將賽事流量轉變為經濟“留量”。
賽事的“破圈”,帶來經濟的“新生”。賽事出圈可能是一時之勢,持續發展才是更應關注的長久之計。以體育賽事展示文旅資源“大秀場”,開辟經濟騰飛“新賽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假日經濟”將為大廠高質量發展帶來勃勃生機。